荐番紫罗兰永恒花园

荐番

请输入

紫罗兰

永恒花园

VioletEvergarden

  

          

                                

    

                                                

        

          

                                

    

                                                

        

          

                                

    

                                                

      

简介

《紫罗兰永恒花园》是一部由京都动画制作的电视动画作品,于年首次播出。该动画改编自晓佳奈创作的轻小说《薇尔莉特·伊芙加登》,讲述了一名被当作“战争机器”的少女薇尔莉特在战后寻找“爱”的真谛的故事。

凭着独特的设定和故事,富有魅力的人物,加上制作精良的唯美画面,《紫罗兰永恒花园》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其中,最能打动观众、引发观众内心共鸣的是该动画对于战后创伤的思考和对于和平的追求与向往。

该作品的世界设定、人物设计等都体现了创作者的反战思想,并通过意向化的表达传递了对于和平安定的向往。其作品的内涵正如其动画名称,希望世界是一个和平美好的“永恒花园”,在其中生活的人们都能拥有有幸福的权利,蕴含着一种乌托邦式的向往与追求。

世界设定与背景

《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故事发生在一片虚构的大陆上、一个架空的时代里,但基本上以二战后的欧洲作为原型。

在这个世界中,位于南方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因此资源贫乏的北方国家挑起了战争。此后,贸易问题不断升级,多个国家卷入其中,战争之火蔓延至整个大陆。这段前史与二战历史大致相似。战争结束后,薇尔莉特跟随霍金斯中佐来到一座港口城市。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刚刚摆脱了战争的炮火,但却远远没有走出来。

这个世界映射出了战后欧洲的境况,城市凋敝,百废俱兴,一切都要从头来过。然而,城市建设可以重来,心理创伤却难以抚平。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仍旧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就像无数欧洲人民在二战后陷入了强烈的负面情绪。反映这种战后心理创伤的影视作品有很多,如德国的《铁皮鼓》等。但《紫罗兰永恒花园》的侧重点不在于揭示这种创伤,而是探讨如何走出战争的阴影。

因此,《紫罗兰永恒花园》创造出了“自动手记人偶”。

一方面,战争破坏了许多交通设施,通讯与远行不便;另一方面,人们急需情感上的交流,传递遥远的思念。因此,自动手记人偶应运而生。

自动手记人偶原本是一台能记录人声的打字机,由擅长机械制作的奥兰德博士发明。

因为深爱的妻子茉莉不幸失明,为了完成其进行小说创作的梦想,奥兰德博士为她设计了一款能够将人声所述的内容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代笔机械工具。

后来,以代写书信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职业在大陆上兴起,这些代笔人便被称作“自动手记人偶”。

人偶的工作不仅仅是用华丽的辞藻修饰信件,更重要的是,她们需要深入了解委托人的内心,帮助他们表达出内心深处潜藏的想法和情感。

人偶的工作就是探寻委托人的内心世界,并将其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人偶的存在能够将人们战后的心理创伤具现化。此外,薇尔莉特在工作的过程中,帮助了许多人走出战争的阴影,勇敢面对生活,其中也包括她自己。

薇尔莉特的人物设计

薇尔莉特的人物前史就是一段战争史。

薇尔莉特是战争中的遗孤,被迪特福利上校从战场上捡到,并转手送给了弟弟吉尔伯特少校当作“武器”。因为出色的战斗能力且没有情感感知能力,薇尔莉特成为了军中的“战争机器”,令敌人闻风丧胆。

所有人都把她当作没有感情的战争工具,连她自己也这样认为。只有吉尔伯特将她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并深切地爱着她。临死前,吉尔伯特最后的表白成了薇尔莉特的执念。薇尔莉特无法理解“爱”的含义,因此希望能在人偶工作中理解爱。

战争的薇尔莉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生理上,薇尔莉特失去了双手,只能用一双机械手臂代替。在心理上,薇尔莉特始终将自己当作“战争机器”,并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战争上。她无法感受情感,只会服从命令。当吉尔伯特少校不再给她下达命令后,她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

薇尔莉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残酷战争的批判。她是这场战争中的牺牲品,而她的选择彰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故事的主线是薇尔莉特从“战争机器”转变成一名“人如其名”的女性,明线是“在虚无中追寻爱”,暗线是“受到战争创伤后的自我救赎”。

薇尔莉特立志成为出色的人偶,就是为了了解吉尔伯特所说的“爱”。而在人偶工作的过程中,薇尔莉特逐渐理解了霍金斯所说的“你在燃烧”。战争留下的孽火不断灼烧着薇尔莉特的内心,让她一度崩溃。即使是正义的一方,她仍然杀害了许多鲜活的生命。曾经的她是没有感情的战争机器,不会感到愧疚,而当她越来越理解人类的感情,罪孽感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将她几近压垮。

相似的人物形象还有动画作品《多罗罗与百鬼丸》中的寿海。寿海曾是一名武士,在战争中杀人无数。因难以承受罪孽感差点自杀,后通过四处行医抚平内心的创伤。

而薇尔莉特抚平创伤的方式就是以人偶的身份前往各地,完成委托人的愿望。在最后,敌对势力破坏和会,薇尔莉特拼尽全力守护和平,同时拒绝再开杀戒,彰显了其人物的觉醒以及维护和平的决心。

此时的薇尔莉特已经成为了吉尔伯特所希冀的“人如其名”的女性。薇尔莉特由英文紫罗兰音译而来,象征着优雅。吉尔伯特没有给她一个冰冷的代号,而是为她起了一个带有美好寓意的名字,表达了他真心希望薇尔莉特能摆脱战争,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意向化的表达

《紫罗兰永恒花园》是一部蕴籍隽永的动画作品,在传达反战思想方面,除了通过情节直接展现,还通过许多细节进行意向化的表达。

在第一集第一幕中,薇尔莉特和吉尔伯特行走在夜间的市集,薇尔莉特突然被摊位上一个翠绿的宝石胸针吸引了目光。薇尔莉特将其称为“少校的眼睛”,因为吉尔伯特的眼睛也是这样的翠绿色。吉尔伯特将这枚胸针送给了薇尔莉特,此后,薇尔莉特便一直将其佩戴在胸前。

绿色是和平的象征,这枚翠绿色的胸针正寓意着和平与安定。在第十三集中,薇尔莉特与敌对势力在火车顶上战斗,胸针不慎掉落,代表了和平受到挑战。随后,迪特福利上校握住了险些掉下火车的胸针,还给薇尔莉特,象征两人合力守护住了和平。此时,敌方挑衅地让薇尔莉特杀了他,薇尔莉特却手握胸针,拒绝再开杀戒。和平来之不易,绝不能让战火再重燃。

吉尔伯特也是和平的向往者,他的眼睛是和胸针一样的翠绿色。在故事中,吉尔伯特处于生死未卜的状态,仅仅出现在回忆之中。在薇尔莉特心中,吉尔伯特是完美的——善良、正直、智勇双全,却死于炮火之下。于是吉尔伯特本身也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被战争摧毁的美好,和对美好永恒的向往。

在《紫罗兰永恒花园》中,信件是最重要、也是贯穿始终的意向。信件是人物内心的外化,片中多封信件都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与对和平的向往。

在第十三集中,人们在象征和平的航空节中写下了一封封信。曾是中尉的霍金斯写下了一封“爸爸给未来女儿的信”。信中写到,“爸爸等着你诞生的那一天,同时也祈祷着,你能茁壮成长,你能幸福生活,你能爱上别人,也能被人所爱,也希望你和你的孩子所生活的未来,没有纷争,是个充满幸福的世界。”

一直以来,和薇尔莉特一样曾同为军人的霍金斯也在“燃烧着”,这封信件传达了其内心对于和平安定的向往与渴望。

最后,曾用于战争的飞机盘旋在城市上空,这一次,飞机没有扔下炮弹,而是撒下了一封封饱含美好祝愿的信件。这一幕预示着战争已经结束,人们正在迎来新的生活,迎来一个和平美好的未来。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duolan.com/zlhq/9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