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
翡翠是一种珍贵的玉石,是以硬玉(钠铬辉石,绿辉石)为主(60%以上)的多晶、隐晶集合体,有着极高韧性和紧密结构。
翡翠在明末清初从缅甸传入中国,得清皇庭贵族喜爱并推崇,并风靡华夏。
经过多年的发展,翡翠融合了华夏年玉文化精髓,更通过探索创新,中西合璧,形成了灿烂又独特的翡翠艺术与文化。
这些艺术与文化,多体现于翡翠的款式、形式之中,翡翠项链、翡翠手镯、翡翠戒指、翡翠耳环……翡翠鹦鹉、翡翠竹节、翡翠貔貅、翡翠观音……
什么是翡翠的种水
翡翠的“种”也叫“种份”,指的是结晶颗料的粗细大小,结晶颗粒越小,种越好,结晶颗粒越大,种越差。粗分为老种、新种、新老种,欧阳秋眉将其分为:老坑种、深青种、铁龙生种、雍曲种、丝瓜绿种、梅花鹿种、芙蓉种、豆种、玻璃种、冰种、清青种、雷劈种、跳青种、金丝种、花青种、白底青种、“八三”种、“八二”种、卡达种、紫罗兰种、紫青玉、乌鸡种、红玉、黄玉、福禄寿种、干青种、墨翠共26种(玻璃种和冰种合算一大种)。
“水”也叫“水头”,指翡翠的透光性,也就是翡翠的透明程度,行家将水分为一到三分,由低到高透明度逐渐增加,三分水最透明,玻璃种就是三分水。
另一个常用的名词叫“底儿”,也有行家叫“底水”、“底张”,实际上都是在说翡翠的透明程度,它是由翡翠结晶颗粒的大小、翡翠毡状结构的细密程度决定的,结晶颗粒越小、毡状结构越致密,翡翠的适明度越高,种水越佳。
种份的概念是学习翡翠鉴赏知识时一个较复杂难理解的概念。“千种玛瑙万种玉”,也是指翡翠颜色、种份非常多样,不能像钻石一样简单分级。看种份是看翠的关键,俗话说“外行看色,内行看种”,如果能分清翡翠的种份,则看翠已经入门了。
翡翠的种份非常多,对于外行来说,比较困难的是翡翠的种份没有一个系统的体系,行家也多是用一些形象词语比喻,像玻璃种、冰种、金丝种、油种、豆种、瓷地、干白地、藕粉地、鼻涕地等等,又是种、又是地,其中的区别只能是意会和体味。
其实这并没什么玄妙,因为老行家多没什么文化,只是信手用生活中的样板比喻,但对于买家来说这种分法实无必要也不科学,我比较提倡根据结晶颗粒由细到粗,简单地将翡翠分为玻璃种、冰种、油种、豆种、花青种、白地青种、干白种等几类。
下班种:最好的种份,完全见不到结晶颗粒,就像非晶质体的玻璃,全透明,翡翠内部有活光。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玻璃种多为无色,较浅的绿色都不多见,而有浓艳绿色的玻璃种则少之又少,因此大家就可以理解一颗颜色艳绿均匀玻璃种的翡翠戒面,尺寸虽只有1厘米×0.8厘米,地能在拍卖会上卖到近千万元,而无色玻璃种的价格则与之相差千倍不止了。
冰种:见不到结晶颗料,半透明,没有活光。块形较大、颜色鲜艳的满绿冰种翡翠花件在拍卖会上能卖到三百万到八百万,而没有颜色的冰种翡翠价格要相差数千倍。
油种:结晶颗粒细小,似油粉状,半透明。油种的颜色都略微偏暗,没有鲜阳的艳绿色,价格与艳绿冰种翡翠相差很多,但北方人较喜欢这种浓郁的色调,有时甚至比鲜阳的颜色看得还高。
豆种:结晶颗料较大,明显可见,微透明,颜色为偏黄偏灰色调的绿色,可细分为细豆种、粗豆种。豆种是翡翠中为数最多的种类,所谓“十翠九豆”。其实好的细豆种翡翠属高档类别,价格也相当不菲。
花青种:微透明,结晶颗粒较豆种小,颜色为略偏暗的绿色,而且绿色多成一团一块的分布,因此称为花青。花青多用于加工手镯、花件,均属于中低档类别。
白地青种:顾名思义这种翡翠都是白地,虽结晶颗料不如豆种大,但完全不透明。它的优点是底色干净均匀,显得绿色比较鲜明。但由于透明度太低,做手镯、花件的价格均很低,属低档类别。
干白种:结晶颗粒大,明显可见,绺裂多,完全不透明。多加工低档花件、手镯,产量巨大,也常被染上绿色,用于制作C货翡翠。
此外,还有芙蓉种、金丝种等等。
如果说种是对翡翠质地的综合评价分级的话,底则侧重指没有颜色部分的质地,行家也叫“底张”。底是在看原料时更多使用的。
“水”也称为“种水”。种是形容性的,水则是数量级的划分。老行家常将水分三级,所谓一到三分水,但常常出现有的翡翠只有半分水,简单分级不够,因此对于在拍卖公司购买翡翠的买家,我帮他们将翡翠的水头分为十级:下班种为9~10分水,冰种为7~8分水,油种为6~7分水,细豆种为5~6分水,粗豆种为3~4分水,干白种为1~2分水。
现在市场上较常见的“铁龙生”,也叫“天龙生”,比干白种的水头还差,它的颜色很好,就是完全没有水分,厚度一般加工成0.1厘米以下,有些甚至像纸一样薄。这些翡翠看起来很漂亮,但非常容易破碎。
翡翠的“种”
翡翠的种指的是翡翠的种份、水头,它是翡翠玉质粗细、透明度强弱的体现
关于翡翠的种,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蓝之说,不过我们常说的多为玻璃种、冰种、白底青种、油青种、芙蓉种、豆种、金丝种、花青种、紫罗兰种、干青种
翡翠的“色”
翡翠在所有宝石中颜色最丰富,红、黄、蓝、绿、白、紫、黑……应有尽有,其中最有价值的是绿色
而绿色根据色调、均匀性、浓度、明度的不同,又可以细分出很多种
翡翠的“形”
形,是指翡翠形态设计,以及翡翠的饱满、圆润、对称情况。
这其中,翡翠是否饱满、圆润、对称,对一些高档翡翠价格影响极大,价格甚至可以相差到几倍!
翡翠的“工”
翡翠工艺讲究精美、简洁。翡翠以素为美,越是好的翡翠,越要少雕琢,雕琢过多,只会破坏翡翠的天然之美。
但少雕琢,不等于不雕琢。精湛的工艺,可以在简洁不破坏翡翠天然之态的基础上,赋予翡翠更完美的形态、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翡翠的“地”
翡翠的地,是翡翠主色“绿色”之外翡翠种、水、色的综合体现,它是翡翠基底的一种综合评价。民间也称“地”为“地张”、“底障”
它有可能包含棉、纹、绺、裂
翡翠的种、水、色、形、工,共同赋予了翡翠天然与人文之美,正是它们,让翡翠有了价值,为人喜爱,成为“玉石之王
翡翠知识的13个问答
1,行话里的大,中,小价格是什么?
答:在翡翠界中,类似小三,中四,大五这些专业术语,其实代表的是一个价格范围,并不是特指某一个精确的数字;
小的价格在1-3之间,中在4-6之间,大在7-9之间,而大中小后面跟着的数字则是代表价格位数,这样就很明显能看出;
小三就是-,中四是0-,大五是-,比如说这块翡翠元,那么行话就会说这个价位是大三;
2,翡翠的色根到底是什么?
答:仔细观察翡翠就能看到,在翡翠上出现一点或者是一条很细的颜色比较深的绿,这条颜色比较深的绿逐渐变淡,
慢慢过渡成比较浅的绿,就是色根;
3,翡翠的翠性是什么?
答:翡翠的翠性又被称为苍蝇翅,它是翡翠独有的特征,苍蝇翅只是翡翠翠性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它主要是翡翠中主要组成矿物硬玉的颗粒大小,和相互组合关系在肉眼观察下的直观表现,通俗的说就是在翡翠表面可以看到的硬玉矿物解理面的反光
4,翡翠的水头是什么?
答:翡翠的水头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水头指的是翡翠的透明度,
我们通常会说水头长短,或者水头好坏,水头长就代表着翡翠的透明度高,反之则是透明度差,这和水头好坏是一个概念;
关于水头,我们还有一些衍生的知识,水头还分为一分水、二分水、三分水,
它是按照光线射入翡翠内部的深度划分的,3.3mm的深度为一分水,
6.6mm的深度为二分水,9.9mm的深度为三分水
5,有的人说翡翠干是什么意思?
答:翡翠干就是说翡翠的透明度差,翡翠内部结构粗糙,晶体颗粒也比较粗,翡翠的品质不太好,
6,翡翠的种是什么?
答:翡翠的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种的好坏有很多种区分方式,比如按透明度来分的话,透明度高种就好,反之,种就差。也有按矿类型来区分,籽料就被称为老坑种,山料则被称为新坑种,还有按颜色或者透明度好坏来区分
7,翡翠的钢性是什么?
答:如果一块翡翠肉质非常的细腻,结构紧密,硬度高的话,通过打磨抛光之后,就会出现强烈的光泽感,这种光泽感看上去会有一种坚硬冰冷的感觉,所以被叫做钢性
8,翡翠中居然还有水泡?
答:是的,翡翠中有些自然生成的白色物体,它们有的呈颗粒状,有的呈块状,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水泡,或者石花
9,翡翠的片色是什么?
答:翡翠的片色,就是翡翠中那些薄片一样的色块
10,翡翠出水是什么?
答:翡翠出水说的时候制作的工序,出水是打磨的最后一个步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抛光,抛光后的翡翠光泽更亮
11,A货、B货、C货翡翠分别是什么?
答:A货翡翠指的是天然无人工添加的翡翠,它仅仅只是通过机器或者人工加工制成成品,
B货翡翠值指的人工进行强酸漂洗,去除翡翠的杂质,有的还注胶,这些翡翠都是B货翡翠,是造假的,C货翡翠指的是进行人工染色的翡翠,
充胶处理翡翠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强酸腐蚀漂白、去劣存优处理,其翡翠内部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然后注入增透固结的胶质聚合物填补称充胶货。不管优化翡翠还是充胶处理翡翠,实际上应定为破坏性处理翡翠即B货。而弱腐蚀翡翠,因对其内破坏性不大,应称优化翡翠。
充胶加色处理翡翠及无胶力日色处理翡翠,通过酸浸漂白注胶或不注胶,并加入染色剂的翡翠饰品称B+C货。翡翠的C货,为染色翡翠。不管酸浸漂白与否,充胶与否,凡人工加色的翡翠称C货。
目前翡翠处理的新动向,强酸处理后,不充胶,而是充蜡。充蜡为优化,充胶为处理(B货),故钻了国家法律的空子。另外,很早就有用水玻璃(硅质物)充填翡翠,效果很好,目前尚无人知晓。还有用纳米级的铝质物、硅质物充填翡翠的,均称为高级B货。
12,翡翠的绿色会变长是真的还是假的?
答:翡翠经过长时间佩戴,会出现颜色或者色根延长扩散,颜色也更加均匀,纯正,艳丽。是因为人的体温激活了翡翠的微量元素,导致翡翠的微量元素活跃和变化
13,天然的翡翠永远都是冰凉的吗?
答:翡翠的温度是根据环境所变化的,也就是说非常的导热性很好。在阴凉处,翡翠就是冰冷的,在温度高的地方,翡翠的触感,就是热的
翡翠名词解释集纳
砖头料是指一些透明度差、杂质多、有色有绿或无绿的翡翠原料,砖头料通常以公斤只能做一般的旅游工艺品的低档原料。
花牌料是指一些点绿、花绿、有一定的水头或无绿但水很好的中档翡翠原料。
色料是指高档特高档的翡翠原料。能做高档戒面、手镯等饰品。有大块正绿的巨形翡翠原料也称色料。砖头料或花牌料、色料在赌切割的过程中会有变化,有时一块不显眼的砖头料,切开后出现团块状饱绿,一块色料看似很好,但切开后不能做高档首饰,这也是常有的事。
春指紫红色的翡翠。紫色翡翠也称紫罗兰。彩代表纯正绿色。春代彩是指一块翡翠上或一件翡翠首饰上有紫有绿。目前春带彩的翡翠料已十分稀少。在~年出的高等级凯苏原料上,见有紫、有绿、水好的原料,但半年就挖完了。好的春带彩翡翠价值很高。
五彩玉就是在一块翡翠原料上或在翡翠饰品上有四种以上颜色称五彩玉。如绿、紫、蓝、白等,在评价时,除其它条件外,主要看绿色的多少及水的好坏为主要条件。若绿占大比例且水好,此五彩翡翠是非常值钱的。
八三玉是指年在缅甸翡翠产地出现的一种新厂翡翠。是一种水干、底差、结构疏松结晶粗大的一种最低档的砖头料。全部用来做翡翠的B货或染色翡翠,若不进行人工处理是毫无用处的翡翠原料,它是翡翠的一个品种,其矿物成分及物理光学三要素均同于正常翡翠。
因其结构疏松,结晶粗大故用酸处理后易改变它的透度,并容易充胶增色。处理后水较好,变废为用,价格低廉,应正确对待八三玉。
世界上所有的宝玉石,都有能说明其身份的数据,这些数据锁定了它们的身份,这就是它们的物理学三要素。世界上所有贵重宝玉石很少有相同的物理学三要素。这就是硬度,比重〈密度〉及折射率。
翡翠的硬度为6.5~7,比重(密度)为,折射率为1.66。其次还有韧性,解理、断口、颜色、色散、透明度、光泽、发光性等特征加以区分。
主要指以络为致色元素的正绿、结构致密、水头差的一种翡翠,由富铬硬玉矿物集合体组成。矿物主要为硬玉占95%以上,次为铬、镇、钙、铁等。使度、比重、折射率均与翡翠同,实为翡翠的一个品种。
当它的比重、硬度及折射率与翡翠不同时,说明其内其它矿物含量增多,己不属翡翠品种了。古时己用它来做薄的饰品,十分美丽。
油青为一种质地细腻、通透暗如油的翡翠。分两种,其一为暗蓝色调,水很好,灯光下观察为蓝灰色调,不带绿色调。其二为蓝绿色调,灯光下为绿色调,水好。通过分析前一种油青翡翠不含铬而含1%以上的二价铁离子。后一种油青翡翠含微量铬及铁。
另外,还有一种称油青的“翡翠“,它的色调同前面讲的油青一样为暗绿水好,但硬度只有5.5~6,比重、折射率均与翡翠差别很大,经研究其内主要含绿辉石,次为硬玉,不含铬,但含铁,应称绿辉石玉或称绿辉石翡翠。
龙种或神种是指翡翠的绿色完全溶化于”地”内,绿色均匀,色”地”配合协调。色调不浓不淡,不见色根。从翡翠的”地”内显露出艳丽润亮的华贵美,是翡翠最高质量的品种。
赌石或赌货是指翡翠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其内的好坏,须切割的翡翠称赌石。老厂产的翡翠都有皮,但产在河床中的水石翡翠也为老厂玉,皮很薄或无皮。新厂产翡翠大多无皮,但产在坡积层内的有皮。
皮的厚与薄主要取决于风化程度的高低,风化程度高皮就厚。一块翡翠原料表皮有色,表面很好,在切第一刀时见了绿,但可能切第二刀时绿就没有了,这也是常有的事。离开翡翠矿山的地方,赌涨的只占万分之一(指色料〉,在翡翠矿山赌涨的机会率要高得多。赌涨一玉,一夜暴富,但绝大多数以失败而告终。忠告玩玉者赌石要慎重。
在一件全绿翡翠饰品上,见一点或一细条略深一些的绿,这略深一些的绿为渐变过渡到相对而言较浅的绿内称色根。
色根是判断翡翠绿色真伪的一个标志,但高档特级翡翠,绿非常均匀,没有深浅之分,是没有色根的,色根多了还影响它的质量及价格。故在鉴定评价时应综合考虑。
也称开天窗。因为翡翠原料是被一层皮包裹着,不知其内好坏,故须在原料上切割一片下来以供观察,称为开门子。擦口指在翡翠上用锉刀或砂条把皮擦掉,露出翡翠来,以供观察它的质量。
但切口或擦口处,均为翡翠的局部地段,不能说明翡翠的全部,有很大的风险性。从局部开口处来估计推测其内的好坏,是否有绿等,是一门很高的技术。
翡翠的出产地
在全世界范围内,钻石的产地包括了非洲、澳洲、欧洲、亚洲、美洲等很多国家,而珠宝级翡翠仅产于缅甸一个国家,其他如俄罗斯、日本等地虽也有硬玉岩(翡翠)产出,但都远远不够珠宝级。
缅甸北部有一条大江,当地人叫“乌尤河”(也叫“雾露河”)。历史上缅甸北部的许多地区属中国管辖,乌尤河一带在明万历年间归云南永昌府管辖,永昌府位于现在的德宏州。清代时这里还属于中国的版图。现在这里属于缅甸密支那地区,离此最近的大城市是曼德勒市,也叫瓦城。
清代时,采集的主要是乌尤河河底的翡翠石料,现在也称“水石”。为了得到石料,当时人们腰上系着绳子,一头系在船上,跳进河里摸石头,摸到一块就憋着气抱上来。一天下来,采不了多少石料。这种工作非常危险,常常有人溺死水中。所有这些石料都有一层玉璞,也就是行家所说的“皮子”,无法分辨石内是什么情况。买石料者也只能随意给价,运到云南再切开石料。如果石内有绿色、紫色,种份不错,可以加工制作,老行家也叫“石内有玉”,则一夜暴富;若石内无玉,则往往赔光本钱。
到了现代,在翡翠矿区河水已被抽干,在河床上使用的是大型机械采掘,人工上千年采不完的石料几十年就可采尽了。此外,在乌尤河击围的山上也开始大规模开采,这些料多没有“皮子”,矿物颗料粗大,水头不够,种份差。
当地人称翡翠矿为“玉石厂”,不同的矿以地名命名为厂名(也叫“厂口”)。最著名的厂口有帕敢、麻蒙、会卡、后江等,其中麻蒙老石是翡翠最早的发源地。老帕敢在帕敢市的东面,距乌龙河不远。这里一到雨季岩石泥土常常塌方,当地语称“帕敢”。
这个厂口的玉料产于砾岩之中,非常坚硬。后江厂是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发现的,这里产的玉料一般个头较小,混在砾石里。后江料为典型的水石,水色极佳,缺点是颜色略浅,浓艳绿色的玉料较少。
翠石缘珠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