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是——翡翠的价值究竟由什么决定呢?翡翠只要是“通透”,就具有价值吗?再和大家细致的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咱们最应该了解的是翡翠的“种”,“水”以及“坑”。
Q:首先什么是翡翠呢?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Q:翡翠的“种”又是什么呢?
翡翠的种指的是翡翠的“质地”和“结构”。因为翡翠是硬玉为主的多矿物微晶合体,它的种是根据翡翠内部矿物晶体颗粒大小来划分的。
种好的翡翠晶体颗粒小,结构细腻致密,从外表看起来光泽感强,显得很有灵性;而种不好啊的翡翠,内部晶体颗粒大,结构相对疏松,质地比较粗,光泽度就差一些。
可以将翡翠种划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冰糯种、芙蓉种、马牙种、藕粉种、豆种、翠丝种、金丝种、干白种等。前面的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再次就不赘述了。
Q:翡翠的“水”是什么?
翡翠的"水头"指光线在翡翠中透射范围的大小,行内一般把翡翠的透明度称为"水头"。水头长、水头足就是透明程度好。反之,水头差、水头短就是透明度不好的意思。行内用光晕来度量翡翠"水头"的好坏,简称"几分水"。一分水指光晕透射3mm厚,"二分水"指光晕透射6mm厚,"三分水"指光晕透射9mm厚,最好的是"十分水"。和传统透明度描述的对比,三分水为透明;一分水为半透明;半分水为微透明。
用中午的太阳光观察翡翠透光的程度如何,或者用电筒垂直照射到原料表面,观察光晕的大小,要特别注意的是观察透明度时,光的强弱和翡翠厚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大,光源强和接近中午时的日光,翡翠的水头就显得好;相反,如果光源弱或阴天,翡翠的水头就显得差,所谓"无阳不看玉"即是这一道理。光不能太强,否则会判断失误,把"水头"看得过长。
Q:水头对翡翠品质的影响?
翡翠的美不仅仅是体现在鲜艳浓郁的颜色,清澈纯净、轻灵欲滴的底子也令人美不胜收。水头好的翡翠透明度高,光线在翡翠内部的反射、折射,使翡翠外观的晶莹透亮,泛起荧光,整体效果富有动感,充满生机。反之,则死板,呆滞,缺少灵性。底子和颜色分布几乎相同的翡翠,如果水头差距较大,那么他们的价格可能差几倍、甚至十几倍。比如冰糯种飘花手镯,如果水头好,那么光泽好,肉质质感强,绿化会散的很好,整个翡翠手镯都是活的,生动的,价格要比水头差的同种手镯可能贵好几倍,甚至十倍。
Q:翡翠的“坑”又是什么呢?
翡翠总的来说分为“新坑”和“老坑”。简单的说“老坑料”指的是矿石经历了“水底”的过程,而“新坑料”则没有这种过程。
Q:“老坑”和“新坑”翡翠的区别:
1、内部结构的区别:老坑翡翠内部结构致密,组成的矿物晶体颗粒之间结合得十分紧密,而新坑种翡翠的内部结构相对来说就没老坑翡翠那般结构致密,内部晶体颗粒之间结合也没那么紧密,这些是老坑翡翠和新坑翡翠内部结构的区别。
2、光泽度的区别:抛光好的老坑种翡翠光泽尖锐、有刚性、看起来很有灵性,而新坑翡翠的光泽比较弱,没那么锐利。
十大名坑
综合相关资料,对缅甸原石产地的所产作一简介,以供参考:
一:目乱干为新厂,无皮,水好底好,有白雾。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为主。
二:帕敢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敢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
三:灰卡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四:麻蒙也称乌砂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蓝。
五:打木砍也称刀磨砍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底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
六:抹岗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七:自壁又称次卑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
八:龙塘也称龙坑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九:马萨属新厂,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缅甸翡翠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十:后江也称坎底分老后江与新后江,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产自冲击层之底部。
聊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翡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翡翠只要通透其价值一定高”这样的问题,已经有了想法。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翡翠的价值不仅仅是通过单一的维度来评定的。
其实啊翡翠的价值取决于“种”,“水”,“色”,“工”等四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的。以后可别单单只从一个方面来进行判断哦。再补充一点来说,现在如今翡翠的行业种,带“颜色”的料子要比单纯的只有“种”的料子,其价值要更高哦。
以上货品店铺均有在售哦!!欢迎大家到店里品鉴,转发文章以及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白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