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最适合徒步纵贯全港78公里卫

香港有四条长途远足径均深受远足人士欢迎。麦理浩径(全长公里)跨越新界,由东面的西贡伸延至西面的屯门。凤凰径(全长70公里)是位于大屿山的环回远足径。港岛径(全长50公里)跨越港岛五个郊野公园。卫奕信径(全长78公里)由港岛南部的赤柱伸延至新界北部的南涌。

卫奕信径是本港第四条长途远足径,以第27任港督卫奕信爵士命名,并于年正式启用。

这远足径全长约78公里,共分为十段。路线大致由香港岛南部起,往北延伸至太古;转接至隔海的蓝田后,再北上至南涌毕,沿途共经过八个郊野公园。卫奕信径第一段由香港岛南面的赤柱峡道起步,路线初段便要先急攀孖岗山,下降至浅水湾坳后,再登上紫罗兰山,继而下降至阳明山庄;第二段的初段会与港岛径第五段重叠,攀上渣甸山及绕行小马山后,便下走至鰂鱼涌的康怡花园;第三段在九龙区的蓝田接续,先后登上昔日的军事要地炮台山及前称五鬼山的五桂山,走经大牛湖后便会抵达井栏树;其后两段先会上攀东洋山,走经大老山及慈云山至沙田坳后,再轻降至引水道,前往九龙水塘;第六及第七段先接走弥猴的聚居地金山,沿着城门水塘的塘畔漫步至铅矿坳后,再下走至大埔元墩下;第八段走过大埔太和后,便要急升海拔米的九龙坑山;第九段的首段下走至宁静的鹤薮水塘,后段攀上屏风山与黄岭,再纵走连绵起伏的八仙岭山脉;最后踏走古意盎然的横七古道,再下降至南涌完成整段卫奕信径的行程。卫奕信径第一段路线:赤柱峡道?孖岗山?浅水湾坳?紫罗兰山?阳明山庄卫奕信径第一段的起点在近马坑监狱的赤柱峡道。路线起始已是一段漫长的石级,一直上引至孖岗山。路径中途设有一个观景台,可远眺赤柱及鹤咀半岛;而路径的右方侧是马坑山。随后走过数段上升的泥径,便会到达首个山岗。孖岗山的双峰居中下陷,连接的泥径略带崎岖。但这段路程较短,很快便可踏上第二个山岗,完成攀升的路段。孖岗山这段路走来虽然费劲,但山径两旁及山坡均长满大头茶,在11月至1月的秋冬时份,花朵绽开,白花遍野。及后开始下降孖岗山,景观一变,换作蓊鬱的大潭谷及大潭中水塘。此路段虽然是石级,但是甚为陡斜。沿路急降,便会抵达浅水湾坳。浅水湾坳是个十字口,左右两方分别可前往浅水湾道及大潭笃水塘。沿石级上走,经过紫罗兰山径的路口后,便要上攀往紫罗兰山。紫罗兰山虽名紫罗兰,但可赏的植物却是粉红色的吊钟与澹紫色的小花鸢尾。在新年前后,山坡及山道旁的吊钟花盛开,娇艳欲滴;小花鸢尾则在四、五月间绽放。在山颠的分岔口右转,依着山径下降,便可下走至阳明山庄,结束卫奕信径第一段行程。

卫奕信径第二段

路线:阳明山庄?渣甸山?小马山?柏架山道?康怡花园卫奕信径第二段的起点在阳明山庄。在屋苑对面,有一个标示着卫奕信径及港岛径的牌楼。由此起至近毕拿山的一段路径,卫奕信径都与港岛径第五段重叠。由牌楼的通道上走,未几便看见一个解说牌,介绍渣甸山的历史。路径初时较缓,续步上升,随后斜度渐增,但走的都是清晰的梯级。登山不久,回望便见刚才走过的阳明山庄。随径而上,大潭郊野公园的蔚林山谷展现在侧。由此再微升一段,便可到达渣甸山,在此可下瞰跑马地一带市区。在走近毕拿山前,须循着卫奕信径指示牌左转,上升至小马山,回望远眺柏架山。从山峰徐徐下走,港岛东的景致进入眼帘。走过小马山桥后,右转沿清晰的水泥径及石级继续下降。往后便会接上鰂鱼涌缓跑径(在此右走亦可抵达柏架山道),左转行走平缓的山径,循卫奕信径在支径右转,下降接上柏架山道。左转沿着柏架山道下降,在鰂鱼涌树木研习径的牌楼处右走山径,经过二次大战时期的储粮库。及后到达两个战时的炉灶场。这两个炉灶场是由英军建于年代,为准备长期抵抗日军而建造,但战事爆发后18天后香港已然失陷,故炉灶从未使用[1],保存至今。路线在第二个炉灶场的另一端接续,走过休憩点,抵达地图资料牌后,左转(右方为康柏郊游径)循支径下降至基利路及英皇道,即康怡花园,结束卫奕信径第二段。卫奕信径第三段路线:蓝田?鲤鱼门道高超道?澳景路?五桂山?马油塘?心朗?井栏树卫奕信径第三段的起点在启田道。由蓝田铁路站A出口,右转沿着启田道下走至迴旋处,再左走接鲤鱼门道,便可一直走至高超道。这路段都是循马路行走,景观欠奉。由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入口的车道上走,留意左方卫奕信径的地图资料牌。由资料牌左走(右走亦可接回卫奕信径),鲤鱼门已入眼帘。不久遇上支径,循左方行走(循右方上走可达歌赋炮台)。及后再遇上分岔口须右走(左方水泥径可登上魔鬼山碉堡),而下一个路口则须靠左行走。随后的路口须靠右行走(左方麻石径可下引至高超道),经过坟地,再绕行照镜环山。此时回身一望,便是炮台山。炮台山又称魔鬼山,英语名为Devel’sPeak。由于其位置俯瞰鲤鱼门的港口要道,故昔年建有不少军事设施,如炮台及碉堡等。看过炮台山后,续沿径行走,及后在左方的水泥级下降至澳景路。沿路右走数步,横过马路,按指示上走石级,再接上泥径。此处视野更佳,除了炮台山及照镜环山外,右首可顾盼港岛东区;而左方将军澳的高楼,有如钓鱼翁山般高耸。随山径轻降,复又上走,抵达五桂山的最高点。及后山径渐见平缓,在十字路口处,须左走下降(右方山径可通往茅湖山)。经过一些野兽凋塑后,便接水泥径右走车道至马油塘及宝琳路。横过马路,接翠琳路上行,在支径左转,走过平澹的路段,微降后续沿马路左转进入凹头村。沿村中小径及绿色栏杆而行,再循水泥村径上走。沿途一片青葱,续渐感受到乡郊的味道。最后走过心朗,便可到达卫奕信径第三段段终点井栏树。

卫奕信径第四段

路线:井栏树?黄麍仔?大蓝湖?飞鹅山道?沙田坳道?沙田坳卫奕信径第四段的起点在西贡井栏树。循着腾龙台方向走,过了小桥后进入井栏树村。经过村屋后便是农地,这裡的村民饲养了山羊及猪隻。随后在郊游径指示牌旁的小路上山,路段渐转平缓后,便见前方分岔路,向右踏上由大石铺砌成的西贡古道(左方可前往百花林)。在林荫之下,古道有时候略为湿滑,但大石平整,绿草在古道两旁及石蓬间生长,彷如自然天成的绿色步道。沿古道行走不久,即可连接下坡路降至大蓝湖的引水道。左转循着引水道前行,跟随左方指示牌登山。此段山路颇陡斜,约需登上多米,但路上却可饱览整个西贡。走至东洋山下,需往西走接车道上行,走过飞鹅山道,回首可观赏飞鹅山。往后更可尽览九龙一带密密麻麻的楼宇,再一直沿沙田坳道行走便可抵达沙田坳,完成卫奕信径第四段。游人可在此续走卫奕信径第五段,或从左方凉亭侧离开马路,循水泥小径下降至慈云山北巴士总站离开。

卫奕信径第五段

路线:沙田坳?望夫石?九龙水塘卫奕信径第五段的起点是位于狮子山及慈云山之间的沙田坳。在士多旁往公厕方向走,靠左(右方往茅笪村)沿着马路行走一小段路。留意卫奕信径的指示牌,在右方转入泥径后,狮子山及慈云山间的浅谷便会进入眼帘。往后路径往下轻降,途中可远眺沙田,视线远及八仙岭与船湾澹水湖。路径及后转接至石块与水泥溷合的路段。随石级下降,走过凉亭,很快便会到达狮子山北麓的引水道。由此再行走一段,可仰望着名的望夫石。如有兴趣一探此石,也可在稍后左方的一道支径上攀。由下山至引水道一段的景观受阻,但只要细心留意,沿途也有多种植物可供观赏,如栀子、耳果相思、红背山麻杆、金银花、木荷、粉叶羊蹄甲、白花灯笼和百花鬼针草等;后段的视野一度转宽,可望见大围市区。最后随着引水道走至九龙水塘旁的大埔公路,完成卫奕信径第五段。

卫奕信径第六段

路线:九龙水塘?金山路?城门水塘

卫奕信径第六段的起点在九龙水塘。九龙水塘建于年[1],是本港第四个水塘。水塘的数个构建物,如主坝、主坝水掣房和记录仪器房等,已被列为法定古蹟[2]。由大埔公路旁的车道起行,沿着九龙水塘东北岸的畔边行走。惟塘畔长满大树,未能细赏水塘的景物。随卫奕信径指示牌左转进入泥径,微微上走一段后,路径转趋平垣。循着林荫下的山径来到分岔口,左、右二途分别可通往金山家乐径的起点及终点。随卫奕信径右转,踏上与家乐径重叠的路段。这一段大多在林中行走,慢慢上升。路旁的次生林长得稀稀落落,欠缺生气。及后登上一个山岗,便要开始下降,再行走一段山腰径,很快便会到达金山路,亦即家乐径的终点。此处常有猕猴聚集,牠们数自众多,也不怕途人;另外也设一座凉亭,游人可在此稍作休息。沿着右方的金山路下走,在支路继续左走一小段后,需留意右方的卫奕信径纪念碑。在右方梯级上走至山岗,再沿径下降。走到孖指径附近放目,视野障碍尽除,教人心情开朗:左起大帽山、右方针山,二峰以下则见城门水塘。由此拐个急弯,经过走私坳,再下降一段梯级后,路径又转趋平缓。循径而走,景色略显平澹,路径也识趣,没有甚麽起伏。最后踏上数步石级走至烧烤场,再往前走便可抵达城门水塘主坝,完成卫奕信径第六段的行程。

卫奕信径第七段

路线:城门水塘?铅矿坳?元墩下卫奕信径第七段的起点在城门水塘的主坝。在主坝前,有一座水塘落成纪念碑;从主坝右望,可远眺位处九龙的狮子山。横过主坝后,在地图资料牌旁的小径前进。此路段与城门缓跑径相重叠,路况上佳,平坦易走。塘畔径路线蜿蜒,沿途可感受城门水塘之静美,也可细赏白千层的倒影景致。上走一段后,到达林务车道。这时须左转下降。拐个弯后,便抵达一个偌大的休憩点。这处伫立着一棵巨大秋枫,树下石椅石桌横卧,好个雅緻的组合。再往前走,在支路右转(沿左方林道可返回城门道小巴站)。徐徐上走,在支路续左走(右方可前往城门标本林)。经过露营地点后,便会抵达铅矿坳。铅矿坳是位于大帽山与草山间的山坳,昔日曾盛产钨矿及铅矿,故名。现时此处是麦理浩径及卫奕信径的交汇处;也是麦理浩径第七段、第八段之相交点,因此常有游人在此停留休息。从公厕侧的山径下降,踏着石块,在林荫下行走;稍后视野渐广,间中可窥见左方的大帽山及右方的草山,以及远方的九龙坑山。随行路段转为水泥级,很快便可下达马路。沿马路下行,到达元墩下的避雨亭,完成卫奕信径第七段的行程。卫奕信径第八段路线:元墩下?上碗窰?太和?九龙坑山卫奕信径第八段由元墩下起步。沿达运道下走,经过新屋家,再走至上碗窰的路口后左转,经过博物馆,跟随绿色的指示牌行走。经过村屋后,接上山径,再循古道上走。及后接水泥小径上升。这处较为开扬,回身可见远处的船湾澹水湖。路径渐转下降,走过配水库后,复又上走,接上宽阔的水泥车道。此时右方豁然开朗,大埔及九龙坑山尽皆入目。再往前走一段,便要沿着车道下走。接上石莲路右转,在吐露港公路下走过,往锦石新村。及后踏桥横过林村河。沿河左走一段,便要右转大埔头水围路再接大埔头径至太湖山庄。沿铺设美观的山径一直上攀。沿途设有数个凉亭,也能下瞰康乐园以及大刀屻。沿嵴走过几个山丘后,最后接山径登上卫奕信径第八段的终点──九龙坑山。

卫奕信径第九段

路线:九龙坑山?鹤薮水塘?屏风山?黄岭?八仙岭?仙姑峰卫奕信径第九段的起点在九龙坑山。出发前,可先走到新建的发射塔下,眺望沙罗洞与凤园。及后沿斜度稍大的旧军车路下降。走到凉亭,卫奕信径与流水嚮郊游径便会重叠。由此右走山径,山径徐徐下降,预览稍后便会登上的屏风山。之后在支径(直走为郊游径)右转,下降至鹤薮家乐径后,再左走循石级下降至幽静的鹤薮水塘。横过水坝后,沿着塘畔的水泥路行走,在休憩点离开家乐径,左转走至屏风山山脚。由左方的石级急升,近山颠的左方有一处天然观景台,可从高处下瞰鹤薮水塘全貌。攀登至屏风山后,路径较平缓。由此右走,往黄岭前进。路线稍后沿崖边蜿蜒,视野极广。黄岭犹如一道屏障升起,气度雄迈。路线自此一直沿着八仙岭的稜线而走。八仙岭概分八峰,以道教的八仙为名。由西至东,各山峰依次名为纯阳、锺离、果老、拐李、曹舅、采和、湘子及仙姑峰。此路段高低起伏,部分路段虽已铺设水泥级,但上落差甚大,非常费力。卫奕信径第九段最后以仙姑峰作结尾,峰上饱览船湾澹水湖及三门仔等地,让疲劳稍减,也正好为卫奕信径末段増添动力。卫奕信径第十段路线:八仙岭(仙姑峰)?横山脚下村?横山脚上村?上七木桥?下七木桥?南涌卫奕信径第十段的路线接续前一段,在八仙岭的东方的首个山峰仙姑峰起步。从山峰踏石级下走,走至山腹径,接上八仙岭自然教育径后,便要沿径左走。此后支路颇多,只需依照南涌或鹿颈方向行走便可。此路段有少许上落,途中亦须跨越数道山涧,视野也受树林所阻。及后见破屋断牆,便知已至横山脚下村。沿径续走,旋即抵达横山脚上村。此二村只剩倒塌的屋舍及破璧,林木野草漫生于其间,却又相互融合,极具韵味。村中的石磴古道保存完好,迂迴于山野间,一直延展至七木桥,故称作横七古道。及后走过横山脚南、北桥,便会到达七木桥。七木桥分上、下二村,上七木桥村的原址需由主径另觅山径前往;顺古道行走,可达曾为四村中最具规模的下七木桥村[1]。沿径续走,在支径需左转往尤德亭(直走可下走鹿颈),俯瞰南涌与鹿颈。之后续接小径,踏上横渡屏嘉石涧的桥山桥。此桥是为纪念桥山学校而命名。学校原位于下七木桥村,据说曾容纳上述四村学童近70人[1]。桥上的位置极佳,有如位处奔流之中,又可仰望开阔天空。随后走至凉亭,开始沿着车道下走。走过直昇机坪后,很快便会抵达第十段的终点,完成整段卫奕信径。编辑:蒙蒙来源:oasistrek

香港情报,香港第一资讯平台,你想要的香港资讯都在这里!

MORE

推荐阅读

徒步胜地,香港公里麦理浩径十段全攻略!无敌海景,尽收眼底.

秋高气爽,最佳登山季!横跨香港岛50公里港岛径徒步全攻略!

春游攻略!香港10大户外徒步最佳美景线路!收藏版

香港十个最佳美景摄影点,美的让你不想走!

绝美香港夜景,还可以边吃边看?这几个地方一定不能错过!

史上最强!香港吃喝玩乐兼买买买全攻略,只看这一篇就够了

在香港元就可以享海景美食?这17间海景餐厅值得一试!

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香港情报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络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联系及商务合作:kevinwechati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duolan.com/zlpz/9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