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的和大家说过,旅游地千万别买翡翠玉石,假货多呀!可是在诱惑面前,咱中国人就是制止不了的“剁手”,这不,广东的一位大妈又上当了。
前段时间,广东省珠宝监测中心收到了5只“高档手镯”的送检,据送检人称这是自己婆婆在缅甸矿区旅游购买的。
这5只颜色绚丽多彩的翡翠镯子总共花费了近十万,可检测结果却显示全部是翡翠处理手镯,说直接点:就是全部都是假的!
送检人知道受骗后,想找旅行社维权,旅行社却称游客在行程中消费属于个人行为,所有责任都是游客个人承担。
不得不说,这真是哑巴吃黄连,只能自己心里苦啊!
假翡翠
造假,一直是翡翠行业现状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各种造假手段、方式层出不穷,呈现出多样化、广泛化的特点,从原石到成品,从线下到网购,从国内到国外,无一幸免。
1,原石造假▲原石造假
其实不然,一方面,一块原石高达几万十几万,足够让骗子铤而走险;另一方面,作假手段高超,连行内人都骗过了;此外,追求“一夜暴富”的心理也是促使买家容易上当的原因之一。
▲原石造假
原石造假的手段,通常是在皮壳上切开一个口子,然后贴上一片卖相好的真翡翠,做出开窗见绿的效果,而实际上内部却是挖空的,靠外层的地方充填了绿色胶体,增加透明度和颜色,里头再填充钢珠、石头等增加重量,这样精心处理过的原石非常的逼真,令人防不胜防。
2,成品造假▲冰翠(玻璃)手镯
成品造假针对的是翡翠消费者,造假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次充好,用充填染色过的b货c货充当a货的;一类是纯粹假货,拿其他相近材质来冒充的,比如玉髓、马来玉、东陵玉甚至是玻璃等。
不仅如此,这些骗子还会通过张冠李戴或者伪造鉴定证书来迷惑消费者,使得一些对翡翠不够了解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很容易落入陷阱,从而上当受骗,损失钱财。
3,源头市场造假▲缅甸皎湾翡翠市场
很多人喜欢旅游,也喜欢在当地买些特色物品,因此,即便是以翡翠玉石出名的云南等地,也往往假货泛滥,甚至因为声名在外,游客防范心小,而更容易上当。
最近央视新闻报道,有不少中国游客在缅甸买到了假冒翡翠,造假都造到翡翠的原产地去了,可见骗子之猖獗。
▲添加了抛光料的翡翠手镯
在这个缅甸最大的翡翠市场皎湾市场,有着大量手持翡翠成品或者半成品兜售的游商,这些人专挑游客下手,并利用市场的监管漏洞,使得游客难以追究。
爱玉之人,自古有之。如今很多人偏爱翡翠,一些人由于对翡翠了解不够而吃亏交学费。其实购买翡翠是有一定的门道可寻的,下面给大家全方位深度解读翡翠购买技巧,让大家做一个聪明的买玉者!
购买翡翠的时候看品牌,其实是个误区!目前市场上的翡翠,很多大牌商家并不是自主加工的,这些翡翠原石都产自于缅甸,经过赌石、开料、设计、雕刻加工等流程,才会到品牌零售商家的手中。
也就是说,它们的起点和制造都是一样的,只是出售的商家冠以它们的品牌不一样。所以翡翠的产品和品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购买翡翠时主要要看商家的信誉和是否为源头货源!
不过,这个也因人而异,对于一些菜鸟级别而又急于购买或者舍得花钱的人来说,去品牌店购买翡翠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至少在品牌店不会买到B货或者B+C货,毕竟大品牌是不会拿自己的口碑开玩笑的,相比于一些小玉器店,确实更有信誉、更值得信赖。
但是,同样档次的翡翠,在品牌店和在一般的玉器店出售价格会相差好几倍。有许多品牌店的高档翡翠,其实是一些“收货”客从小玉器店淘到的精品,然后以更高的价格通过品牌店终端出售给高端客户的。所以,选择去哪里买,这就要看个人了。
俗话说,“十玉九裂”,翡翠在形成过程中因受到撞击、挤压会形成裂纹,除此之外,翡翠还会有棉、藓等瑕疵。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翡翠有瑕疵就否定了它的价值,自古就有“瑕不掩瑜”的说法,一块翡翠成品,总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对于购买者来说,要学会在不完美中寻找完美。一般来说,会以优点确定其大概的价值,再以缺点往下论价,从而可得到一个大概的档次和价格范围。比如说最贵的帝王绿,但不是说帝王绿就一定很贵,如果一条帝王绿手镯,但有棉有裂,其价格肯定会打折扣的。
一般来讲,块头大的要比块头小的贵,具体到雕刻挂件的话,就要参考雕工和已经形成的审美标准。
例如:比例恰当的观音佛价值大于不够比例要求的观音佛;凸肚的佛价值大于平肚的佛;耗材多的价值大于省材就料的饰品;出水效果好的价值大于出水效果差、呆滞暗闷的;坐姿佛观音价值大于立姿佛观音等。
如果你要问为什么是这样,只能说,每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行业的一些非明文规定的行规。
翡翠界常说,翡翠“以绿为尊”,如果单从翡翠颜色好坏等次之分上讲,肯定是越绿越好,像帝王绿、翠绿、苹果绿、黄阳绿等都是上等颜色。其次依次为紫罗兰、红翡、黄绿色、黄色、蓝色等。
但并不是绿色翡翠就一定贵,颜色确实是影响价格的一大因素,但是好的颜色还要与好的水种底结合起来,看起来颜色均匀、质地细腻、杂质少的翡翠才更显珍贵。
观察翡翠的质地结构和透明度,透明度在行内又称之为“水头”,是指光打进去翡翠里透光的程度,透光度越高,水头越足,通俗地说就是看着要水润剔透;质地是指翡翠内部的颗粒结构,有粗有细,看是否能够看见结构的颗粒感,质地粗的价值低。
颜色好种水佳的翡翠极为难得,就算有那也是收藏级别的,一般在市面上根本见不到,很多的人往往会退而求其次,找一些色彩稍差些但种水尚可的翡翠。
毕竟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的这种说法。另外虽说有“色差一等,价差十倍”、但也有“水多一分,银增十两”的说法。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强调,种水和颜色一样重要,但两者皆备的少之又少,你如果想两者都想要的话,那需要很多Money的支持哦!
翡翠经过佩戴,人体的皮肤的分泌物会进入到翡翠晶体中,滋养翡翠,会变得水润。就是民间常说的“人养玉”。至于说颜色化开了,还有纹裂愈合了等情况,那是因为翡翠表面被人体打磨光滑了,光的折射率和反射率发生了变化,看起来像是翡翠的裂纹愈合了一样。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人养玉三年:玉在长时间与人体的接触中,吸收了人体分泌的油脂与热量,也会变得愈加的温润。而且人戴的时间久了,玉的颜色就会越来越深,如果是透亮的白色玉,里面含有紫罗兰或者一块墨绿色,慢慢的绿色就浓了,淡淡的兰花颜色也很清晰,好像人使玉变得活起来了。
从药物学来讲,长期佩戴宝玉石,可以保持人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不同的宝玉石有不同的作用。据矿物医学研究证明,有些宝玉石能产生高强度的光电效应,其衍射力能释放出足以影响人体生物电,调节新陈代谢的巨大能量。宝玉石特殊的光电效应能与人体发生谐振作用。有些宝玉石经过仔细切削打磨后具备聚焦蓄能的功能,白天吸光,夜晚放光。若光点对准某个穴位时,能刺激经络,疏通脏腑,便会产生更为奇特的疗效。
嘴含玉石,借助唾液与溶菌能生津止渴,除胃热,平烦懑之气,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宝玉石对菌类还有抑制作用,故可治疗人体的面部斑痕及过敏等症。反过来说,你就该质疑你手里的翡翠是不是B货或者B+C货了。
形状对于中高端翡翠的影响非常大。在同样的色、种的翡翠中,形状饱满圆润、周正对称翡翠往往会多出好几倍的价格比如同一块料出的两粒戒面,同样的颜色、种水,大小差不多,一粒看起来较薄,一粒看起来比较饱满。它们的价格往往会相差好多,且越高档价格相差会越大。
所谓“种老色不进”,近年来市场无色玻璃种涨幅强劲,就是因为无色的翡翠能够种老到极致,珠宝级的翡翠种水漂亮,受市场喜爱。一般来说,色好的种往往不够,能够达到种色平衡的翡翠比较难。以至于种水和颜色孰轻孰重的问题就成为很多人的纠结点
一件翡翠若是种水好无色毕竟显得不够奢华,色好没种水又始终不够灵动,所以种水和色可以说是相辅相承的,如何选择,就因人而异了。
大部分的翡翠是不透明的,看不到里面的情况,而冰种、玻璃种翡翠细密、干净,可以看到里面的结构,不太懂行的会认为这样的翡翠不完美,实际上这是很正常的。最顶级的翡翠也是有瑕疵的,看一件翡翠,不要纠结于杂质,而要看它是否有好种水、好色、好形状、好做工。
现在有个问题令许多翡翠商家头痛不已,那就是“想卖的不敢卖,想买的买不起。”翡翠价格一路看涨,这让很多商家很头疼。就拿一件4万块的货来说吧,之前卖4万的也不再敢按照原价卖。他们担心一旦以这个价格卖了,以后用同样价格连货都进不到;但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的话,消费者又觉得太疯狂买不起,许多乘兴而来的消费者,不得不败兴而归,这样双方都陷入了两难的怪圈。
经常有人问,翡翠这个东西要怎么看才会不被坑到?总觉得稍有不慎就被坑。其实,没有什么坑不坑,“黄金有价玉无价”,翡翠市场的价格本来就不透明,每个人的眼光不一样,看到的价格也不一样。这时候你要学会抓住商家的心理,探知商家能出手的最低价是否是是你能接受的价格。另外,“千金难买心头好”,如果是自己喜欢的翡翠,也不要告诉别人多少钱,不同的人眼里价值是不一样的。
看翡翠的时候,拿东西的方式是有讲究的。看手镯,不要摊在手掌上,也不要手指尖捏着看。应该用食指和中指握住翡翠;看挂件,有绳子的话要缠绕在自己手指上,这样不会掉;看蛋面,不要放在手背上看,手背有弧度的,容易掉,也不要手指捏着。另外,要注意轻拿轻放。
阿成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