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考遗传题突破一

前言:浙江省生物选考31题(7分),选择题28题(2分),是比较固定的两道遗传题,从最近几次选考试卷来看,这两题的难度都很大如年4月选考28题我花了将近1个小时才想明白,详解见年4月浙江省生物选考28题解析。再比如年4月选考31题全省的平均得分为2.37,难度系数为0.34(不含0分)。综上,遗传题是许多考生考取满分的拦路虎,能否突破遗传题是高手与普通学生之间的重要分水岭。对遗传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将题型模式化,通过模仿突破,不失为一条捷径。

今天分享第一部分:致死作用。

致死作用指某些致死基因的存在使配子或合子(个体)死亡。

1.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成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夭折的现象。

合子致死又有两种类型:

①隐性致死:指隐性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植物中白化基因(bb),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植物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正常植物的基因型为BB或Bb。

②显性致死:指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通常为显性纯合致死。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

2.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Bb自交后代:Bb:bb=2:1,AaBb自交后代(3:1)(2:1)=6:3:2:1

例题.果蝇的体色中的黄与黑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中的红色与白色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这些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让体色、眼色相同的多对果蝇交配(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相同,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在子一代总数的比例如表。

黄毛红眼

黄毛白眼

黑毛红眼

黑毛白眼

雌蝇

4/

2/

雄蝇

2////12

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若不考虑体色性状的遗传,子一代中全部的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理论上的比例是________。

(3)子一代中黄毛红眼雌果蝇与黄毛白眼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二代中黄毛红眼雌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后代中黄毛∶黑毛=2∶1,说明亲代雌、雄果蝇中控制体色的基因都是Bb,且存在显性纯和致死;又后代雌蝇中只有红眼,而雄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亲代雌、雄果蝇中控制眼色的基因分别是XDXd和XDY,因此,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DXd和BbXDY。(2)子一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DXD和XDXd,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DY。红眼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有XD和Xd共2种,理论上的比例是3∶1。(3)子一代中黄毛红眼雌果蝇(BbXDXD、BbXDXd)与黄毛白眼雄果蝇(BbXdY)随机交配,子二代中黄毛红眼雌果蝇的比例为××=,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0。

答案 (1)BbXDXd (2)2 3∶1 (3) 0

巩固练习

1.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卷尾6/12、黄色正常尾2/12、鼠色卷尾3/12、鼠色正常尾1/12。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2.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Aabb×AAbb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3.(·全国甲,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雄果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4.(·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科研人员在某地区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类型,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A×纯合正常雄果蝇

40正常(♀)∶38褐眼(♀)∶42正常(♂)

实验二

B×纯合正常雄果蝇

62正常(♀)∶62褐眼(♀)∶65正常(♂)∶63褐眼(♂)

实验三

实验二的子代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

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

请回答:

(1)果蝇B发生了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A的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正常眼色与褐眼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请用遗传图解方式表示实验一得到子代的过程(基因用字母R、r表示)。

5.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果蝇中可能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只有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3

D.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

例题.果蝇的体色(B、b)和毛形(F、f)分别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两个亲本杂交组合繁殖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父本

母本

雄性

雌性

灰身直毛

黑身直毛

1/4灰身直毛、1/4灰身分叉毛、1/4黑身直毛、1/4黑身分叉毛

1/2灰身直毛、1/2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灰身直毛

1/2灰身直毛、1/2灰身分叉毛

0

(1)在体色这一性状中________是隐性性状。杂交组合乙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根据杂交组合甲可判定,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

(3)杂交组合乙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其可能的原因有两个:①基因f使精子致死;②基因b和f共同使精子致死。若欲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明确原因,应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果蝇与雌果蝇做杂交实验。若后代__________,则是基因f使精子致死;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b和f共同使精子致死。

答案 (1)黑身 BBXFXf (2)分叉毛 (3)BbXfY 只有雄果蝇 雌雄果蝇均有,且雌果蝇∶雄果蝇=1∶2

巩固练习

1.(·绍兴高三期末)果蝇的直刚毛和卷刚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若干只直刚毛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个体数如图表示,理论上子代直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A.1/3B.4/9

C.1/2D.4/5

2.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的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取F1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正常用“+”表示,缺失用“-”表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

B.紫罗兰某个体染色体缺失后,与花瓣形态相关的基因并不丢失

C.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

D.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B-=2∶1

3.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棒眼与圆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B、b控制).现有两只灰身棒眼的果蝇杂交,所得F1表现型及数量(只)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黑身圆眼

黑身棒眼

灰身圆身

灰身棒眼

雄蝇

23

26

82

70

雌蝇

0

50

0

52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

(2)据表中信息可推知,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___.

(3)子代雌雄果蝇的性状和数量差异的原因是:。

可添加作者索要巩固练习的答案和解析,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duolan.com/zlsg/5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