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表内容包括上篇、中篇和下篇。分别是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文学思潮与运动,以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通俗小说等文体模块的文学年表汇总。建议大家收藏使用,多翻看几遍,对现代文学史的了解大有裨益。
二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年
9月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年
12月26日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年
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5号。
同月陈独秀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京。
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号。
5月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发表。
12月《申报》副刊编辑、鸳鸯蝴蝶派文人王晦钝为《中国黑幕大观》作序,提倡黑幕小说。
年
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出版。从这一号开始,采用白话与新式标点符号。同时编辑部扩大,由有鲁迅、李大钊等参加的《新青年》编辑会同仁轮流值编。
2月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发起征集全国民间歌谣。
3月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创刊。
同月《新青年》第4卷第3号同期刊出王敬轩(钱玄同化名)《给新青年编者》和刘半农《复王敬轩书》,即所谓“双簧信”。
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辟《随感录》专栏。
同月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4号。
5月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
6月《新青年》第4卷第6号《易卜生专号》出版。其中发表了胡适的论文《易卜生主义》。
10月北京大学新潮社成立。
11月15—16日在北京天安门庆祝协约国胜利讲演会上,李人钊以《庶民的胜利》为题发表讲演。同月,又撰《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文同时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5号。
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6号。
年
1月《新潮》月刊创刊,北大学生罗家伦、傅斯年等主编。
同月《新青年》第6卷第1号以《黑幕书》为题,发表宋云彬致钱玄同信以及钱的复信,发起批判黑幕小说。
同月周作人《论黑幕》发表于《每周评论》第4号。
2月17日林纾《荆生》发表于《新申报》,连载至18日;3月19--20日,又在该报发表《妖梦》。
3月4日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发表于《晨报》,连载至5日。
同月18日林纾在北京《公言报》发表《致蔡鹤卿太史书》。蔡元培于同日写《答林琴南书》予以辩驳。蔡文发表于4月1日《公言报》。
同月刘师培、黄侃等编《国故》月刊创刊。
5月4日北京五千学生集会游行,反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得到各地学生的响应,“五四”运动爆发。
同月李大钊协助《晨报》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
同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辟《马克思研究》栏日。李大钊在其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6月上海《民国日报》增辟《觉悟》副刊。
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第31期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此后,李大钊等人对此文开展批评,形成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8月19日鲁迅散文诗《自言自语》等文在《国民公报》上发表,这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散文诗。
12月8日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发表于成都《星期日》周刊“社会问题”号。
年
同月沈雁冰《小说新潮栏宣言》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1卷第1号,鼓吹介绍外国文艺思潮。
同月北洋政府教育部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国文教材改用语体文(白话文)。
3月胡适《尝试集》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同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0月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研究系张东荪、梁启超借此在《改造》杂志上鼓吹基尔特社会主义。
12月《新青年》第8卷第4号出版。该号辟有《社会主义讨论》专栏,批判基尔特社会主义,掀起社会主义问题论战。
年
1月4日文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成立会,发起人有郑振铎、叶绍钧、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耿济之、周作人、郭绍虞等十二人。
1月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出版。本期起由沈雁冰主编。
3月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陈大悲、汪仲贤、熊佛西等十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民众戏剧社,提倡“爱美剧”。同年,—上海戏剧协社成立。
3月鸳鸯蝴蝶派杂志《礼拜六》复刊,编者周瘦鹃、上钝根。
6月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郑伯奇、张资平等组成的创造社在日本成立。
8月郭沫若《女神》由泰东书局出版。
9月《学衡》杂志在南京创刊。
10月12日《晨报》第7版独立印行,定名为《晨报副刊》。
同月郁达夫《沉沦》集由泰东书局出版。
12月4日鲁迅《阿Q正传》开始在《晨报副刊》连载,至年2月12日刊完。
年
年初浅草社成立。
1月叶圣陶等主持《诗》月刊创刊。第1卷第5号起改为文学研究会刊物。
同月《学衡》杂志在南京创办,编撰者有东南大学教授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人。
3月《创造》季刊在上海创刊。
4月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等在杭州组织湖畔诗社,出版《湖畔》诗集。
同月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郭沫若译)由泰东书局出版。
同月胡适主编《努力周报》创刊。
6月文学研究会编诗集《雪朝》出版。
7月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
冬蒲伯英、陈大悲等创办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年
1月胡适创办《国学季刊》,发起整理国故运动。
同月王尔德戏剧《沙乐美》(田汉译)由中华书局出版,
同月冰心《繁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同月胡山源主编《弥洒》月刊创刊。
3月《浅草》季刊创刊。
4月张君劢、丁文江等发起“科学与玄学”的沦争。
5月《创造周报》在上海创刊。
同月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和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发表于《创造周报》第2、第3号。
6月《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创刊。
7月21日《创造日》创刊。
8月21日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发表于上海《新闻报》,连载至22日。
同月鲁迅《呐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
9月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集由晨报社出版。
同月闻—多《红烛》(诗集)由泰东书局出版。
10月沈雁冰《读呐喊》发表于《文学周报》第91期。
12月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发表于《中国青年》第10期。
同月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参加组织新月社活动。
年
1月田汉创办《南国》半月刊。
5月恽代英《文艺与革命》发表于《中国青年》第31期。
8月《洪水》周刊在上海创刊。
9月15日鲁迅作散文诗《秋夜》,为散文诗集《野草》首篇。
10月《语丝》周刊在北京创刊。
12月5日《京报副刊》(日刊)创刊。
同月《现代评论》周刊创刊。
年
1月蒋光慈《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发表于《民国日报》《觉悟》副刊。
4月鲁迅编《莽原》周刊在北京出版。
5月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连载于《文学周报》第、、,期。
同月发生五卅惨案。随后,《文学周报》等报刊纷纷发文揭示五卅惨案真相,谴责帝国主义暴行。
7月章士钊在北京将《甲寅》复刊为周刊。
8月《苏俄文艺论战》(任国桢编译,鲁迅作前记)由北新书局出版。
9月鲁迅支持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等组织未名社。
10月陈翔鹤、陈炜谟、杨晦、冯至等在北京组成沉钟社。
10月1日徐志摩开始主编《晨报副刊》。
年
3月《创造月刊》创刊。
同月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趋势》发表于25日《晨报》。
4月1日徐志摩在《晨报》辟《诗刊》副刊。
5月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发表于《创造月刊》第3卷第1期。
6月17日《晨报》《剧刊》副刊创刊。
8月鲁迅《彷徨》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沉钟社办《沉钟》月刊创刊。
8月26口鲁迅离京南下。
9月狂飙社在上海成立。
年
1月成仿吾在《洪水》第3卷第35期发表《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开始讨论“文学革命”问题。
7月鲁迅散文集《野草》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8月蒋光赤、钱杏邮等筹备成立太阳社。
10月鲁迅由广州赴上海。
11月方壁(茅盾)《鲁迅论》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8卷11号。
12月《语丝》迁上海出版。
冬冯乃超、李初梨等由日本归国,展开后期创造社活动,并提倡革命文学运动。
二十年代小说
年
6月陈衡哲《一日》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新4卷夏季2号。
年
3月15日胡适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做《论短篇小说》讲演,讲稿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
4月17日周作人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做《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讲演,讲稿发表于同年7月《新青年》第5卷第1号。
5月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
年
2月汪敬熙《一个勤学的学生》发表于《新潮》第1卷第2号。
3月杨振声《渔家》发表于《新潮》第1卷第3号。
同月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发表于《新潮》第1卷第3号。
4月鲁迅《孔乙己》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4号。
同月俞平伯《花匠》发表于《新潮》第1卷第4号。
5月鲁迅《药》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5号。
9月冰心《谁之罪》(《两个家庭》)连载于《晨报》18至22日。
10月冰心《斯人独憔悴》连载于《晨报副刊》7至11日。
11月郭沫若《牧羊哀话》发表于《新中国》第l卷第7号。
年
9月鲁迅《风波》发表于《新青年》第8卷第l号。
同月陈衡哲《小雨点》发表于《新青年》第8卷第1号。
同月叶圣陶《伊和他》发表于《新潮》第2卷第5号。
同月杨振声《贞女》发表于《新潮》第2卷第5号。
年
1月王统照《沉思》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l号。
同月许地山《命命鸟》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l号。
4月冰心《超人》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
同月许地山《商人妇》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
6月王统照《春雨之夜》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6号。
同月庐隐《一封信》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6号。
8月郎损(沈雁冰)《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评论)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8号。
10月第一本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郁达夫《沉沦》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
12月始鲁迅《阿Q正传》连载于4日至年2月12日《晨报副刊》。
年
1月始谢六逸《西洋小说发达史》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1号至第11号。
2月许地山《缀网劳蛛》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2号。
3月李开先《埂子上的一夜》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3号。
同月叶圣陶《隔膜》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同月郑伯奇《最初之课》发表于《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
同月周作人《“沉沦”》(评论)发表于26日《晨报副刊》。
5月张资平《冲积期化石》由泰东图书局出版。
7月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论文)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
同月潘训《乡心》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
同月瞿世英《小说的研究》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
9月王统照《微笑》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9号。
同月王统照《湖畔儿语》发表于《东方杂志》第19卷第18期。
10月王统照《一叶》(长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1月王思玷《偏枯》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1l期。
同月滕固《壁画》发表于《创造》季刊第1卷第3期。
同月陶晶孙《木犀》发表于《创造》季刊第1卷第3期。
12月庐隐《或人的悲哀》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12朋。
同年周作人、鲁迅、周建人合译的《现代小说译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同年鲁庄、云奇编《小说年鉴》由小说研究社出版。
年
1月始王统照《黄昏》(中篇)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4卷1号至5号。
同月叶圣陶《火灾》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4卷第1号。
2月成仿吾《评冰心女士的(超人)》发表于《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同月孙俍工《海的渴慕者》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4卷第3期。
5月郁达夫《茑萝行》发表于《创造》季刊第2卷第1期。
同月冰心《超人》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6月庐隐《丽石的日记》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卷第6期。
同月徐玉诺《一只破鞋》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4卷第6期。
7月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于《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
同月淦女士《隔绝》发表于《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
8月鲁迅《呐喊》集由北京新潮社出版。
10月沈雁冰《读呐喊》发表于《文学周报》第9l期。
同月始庐隐《海滨故人》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4卷10—12号。
同月叶圣陶《校长》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4卷第10号。
同月郁达夫《茑萝集》由泰东图书局出版。
同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卷)由新潮社出版,下卷年6月出版。
11月白采《被摈弃者》发表于《创造周报》第28号。
同月叶圣陶《火灾》、《稻草人》两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2月倪贻德《玄武湖之秋》发表于《创造周报》第32号。
同月许钦文《父亲的花园》发表于《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
同月高世华《沉自己的船》发表于《浅草》第1卷第3期。
年
1月王统照《春雨之夜》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同月李劼人《同情》(中篇)由中华书局出版。
3月鲁迅《祝福》发表于《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
同月冰心《悟》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5卷第3号。
4月淦女士《隔绝之后》发表于《创造周报》第49号。
同月倪贻德《玄武湖之秋》由泰东图书局出版。
同月孙俍工《海的渴慕者》由民智书局出版。
5月始张闻天《旅途》(长篇)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至第12号。
同月鲁迅《在酒楼上》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
8月许杰《惨雾》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5卷第8号。
10月王鲁彦《柚子》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5卷第10号。
同月滕固《壁画》集由泰东图书局出版。
11月王以仁《神游病者》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5卷第11号。
12月王以仁《孤雁》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5卷第12号。
同月《白采的小说》集由中华书局出版。
同月郁达夫《薄奠》发表于《太平洋》第4卷第9期。
本年文学研究会编《小说汇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同年晨报社编《小说第一集》出版。
年
1月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6卷第1号。
同月许地山《缀网劳蛛》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同月柔石《疯人》集由宁波华升印局自费出版。
同月王以仁《落魄》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6卷第l号。
2月杨振声《玉君》(中篇)由现代社出版。
同月周全平《梦里的微笑》集由光华书局出版。
同月冯文炳《竹林的故事》发表于《语丝》第14期。
3月王鲁彦《许是不至于罢》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6卷第3号。
同月凌叔华《绣枕》发表于《现代评论》第1卷第15期。
4月林如稷《将过去》发表于《浅草》第l卷第4期。
同月陈炜谟《狼筅将军》发表于《浅草》第1卷第4期。
6月李劼人《编辑室的风波》发表于《文学周报》第期。
7月庐隐《海滨故人》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8月彭家煌《怂恿》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9月始郭沫若《落叶》(中篇)连载于《东方杂志》第22卷第18至第21号。
同月黎锦明《出阁》发表于29日《晨报副刊》。
10月叶圣陶《线下》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1月王任叔《疲惫者》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6卷第11号。
同月冯文炳《竹林的故事》集由新潮社出版。
本年刘大杰《黄鹤楼头》集由时中合作书社出版。
年
1月蹇先艾《水葬》发表于《现代评论》第3卷第59期。
同月蒋光慈《少年飘泊者》(中篇)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4月许钦文《故乡》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6月创造社编《木犀》集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
7月始舒庆春(老舍)《老张的哲学》(长篇)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7卷第7号至第12号。
同月叶圣陶《城中》集由文学周报社出版。
同月徐祖正《兰生弟的日记》由北新书局出版。
8月鲁迅《彷徨》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9月陈翔鹤《西风吹到了枕边》发表于《沉钟》第4期。
同月台静农《天二哥》发表于《莽原》第1卷第18期。
10月王鲁彦《柚子》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许杰《惨雾》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同月王以仁《孤雁》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2月许钦文《赵先生的烦恼》由北新书局出版。
本年向培良《飘渺的梦及其他》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年章衣萍《情书一束》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年
1月淦女士《卷葹》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蒋光慈《鸭绿江上》集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2月郁达夫《过去》发表于《创造月刊》第l卷第6期。
同月许钦文《鼻涕阿二》(中篇)由北新书局出版。
6月台静农《拜堂》发表于《莽原》第2卷第11期。
同月陈翔鹤《不安定的灵魂》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郁达夫《寒灰集》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
7月王鲁彦《黄金》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8卷第7号。
8月蹇先艾《朝雾》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陈炜谟《炉边》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彭家煌《怂恿》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9月始茅盾《幻灭》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8卷第9至第10号。
同月黎锦明《破垒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同月胡也频《圣徒》集由新月书店出版。
同月孙梦雷《英兰的一生》(长篇)由开明书店出版。
10月郁达夫《鸡肋集》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
11月王统照《沉船》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8卷第11号。
同月蒋光赤《短裤党》(中篇)由泰东图书局出版。
同月蒋光赤《野祭》(中篇)由现代书局出版。
同月郁达夫《过去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12月丁玲《梦珂》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8卷第12号。
同月叶灵风《菊子夫人》(中篇)由光华书局出版。
同月黎锦明《尘影》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同年王任叔《监狱》集由光华书局出版。
同年叶鼎洛《男友》集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同年胡云翼《西泠桥畔》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二十年代通俗小说
年
10月《小说时报》创刊。
年
7月《小说月报》创刊。
9月陈景韩(冷血)译《侠客谈》由时中书局出版。
年
9月徐枕亚《玉梨魂》由民权出版部出版。
年
1月吴双热《孽冤镜》由民权出版部出版。
6月《礼拜六》创刊。
7月李定夷《贯玉冤》由国华书局出版。
9月李涵秋《广陵潮》由震亚图书局出版。
年
1月徐枕亚《血鸿泪史》由清华书局出二版。
年
本年叶小凤《古戍寒笳汜》由小说丛报社出版。
年
2月始平江不肖生《留东外史》由民权出版部出版,1至10册,年8月出齐。
年
1月周作人《论“黑幕”》载《每周评论》第4号。
5月李涵秋《战地莺花录》由新民图书馆出版。
年
3月程瞻庐《茶寮小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年
1月《小说月报》革新,脱离鸳鸯蝴蝶派系统。
4月程小青《江南燕》由华亭书局出版。
5月鲁迅《名字》载7日《晨报副刊》。
本月海上说梦人(朱瘦菊)《歇浦潮》自刊出版。
9月《半月》创刊。
年
7月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载《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
本月青社成立于上海,发起人徐卓呆等。
8月《红杂志》创刊。
本月星社成立于苏州,发起人赵眠云,最初参加者有郑逸梅等。
年
1月《小说世界》创刊。
5月始赵焕亭《奇侠精忠传》由益新书社出版,1至8册,年6月出齐。
6月《侦探世界》创刊。
年
5月姚民哀《山东响马传》由世界书局出版。
年
3月包天笑《留芳记》由中华书局出版。
10月包天笑《上海春秋》由大东书局出版。
12月《紫罗兰》创刊。
年
2月《良友》画报创刊。
5月程小青《东方福尔摩斯探案》由大东书局出版。
本月陈慎言《说不得》由北京晨报出版部出版。
6月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由世界书局出版,1至11册,年9月出齐。
本月赵焕亭《大侠殷一官轶事》由益世印书馆出版。
10月始张恨水《春明外史》由《世界日报》社出版,3册,至年8月出齐。
12月《包天笑小说集》由大东书局出版。
年
2月《良友》画报自13期始由梁得所革新。
5月徐卓呆、周瘦鹃、范烟桥、许指严、严其孙、何海鸣、张舍我、胡寄尘、赵苕狂、袁寒云等l0位通俗小说作家分别命名的作品集《说集》12本由大东书局出版。
二十年代新诗
年
1月胡适《鸽子》、刘半农《相隔一层纸》、沈尹默《月夜》等第一批现代白话新诗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
年
2月周作人《小河》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2号。
10月胡适作《谈新诗》。
年
1月郭沫若《凤凰涅架》发表于30、31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
3月胡适《尝试集》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年10月刊行经作者增删的增订四版。
5月郭沫若、宗白华、田寿昌《三叶集》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本年《分类白话诗》(许德鄰编)由崇文出版社出版。
年
8月郭沫若《女神》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为创造社丛书之一。
年
1月叶圣陶、朱白清、俞平伯、刘延陵等主持《诗》月刊创刊。
同月郑振铎《论散文诗》发表于《文学旬刊》第24期。
同月冰心《繁星》(小诗)连载于18日至20日、22日、23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3月俞平伯《冬夜》集山亚东图书馆出版。
同月康白情《草儿》集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4月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湖畔》集由湖畔诗社出版。
6月文学研究会诗人朱自清、周作人、徐玉诺、郭绍虞、叶绍钧、刘延陵、郑振铎合集《雪朝》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同月周作人《论小诗》发表于21日、22日《晨报副镌》。
8月汪静之《蕙的风》集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10月徐玉诺《将来之花园》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同月北社编《新诗年选》(年)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年
1月冰心《繁星》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3月朱白清《毁灭》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4卷第3号。
5月成仿吾《诗之防御战》发表于《创造周报》第l号。
同月冰心《春水》集由新潮社出版。
6月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与《女神之地方色彩》分别发表于《创造周报》第4号、第5号。
7月陆志苇《渡河》由亚东图书馆出版,内附自序《我的诗的躯壳》。
9月闻一多《红烛》集由泰东图书局出版。
10月郭沫若《星空》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为创造社丛书之一。
12月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的合集《春的歌集》由湖畔诗社出版。
同月宗白华《流云》集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同月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发表于《中国青年》第10朋。
年
3月刘大白《旧梦》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1月蒋光慈《哀中国》发表于《民国日报·觉悟》副刊。
12月朱自清《踪迹》(诗歌、散文集)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年
1月蒋光慈《新梦》集由上海书店出版。
2月王统照《童心》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3月梁宗岱《晚祷》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约9月徐志摩《志摩的诗》由中华书局代印,北新书局发行。
11月李金发《微雨》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年
1月穆木天作《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发表于《创造月刊》第1卷第1号。
3月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趋势》发表于25日《晨报副刊》。
4月1日徐志摩主编《晨报副镌·诗刊》创刊,发表徐志摩《诗刊·弁言》。
同月邓以蛰《诗与历史》发表于《晨报副镌·诗刊》第2号。
同月刘半农《瓦釜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5月闻一多《诗的格律》发表于15日《晨报副镌·诗刊》。
6月周作人《扬鞭集》序》发表于《语丝》第82期。
同月刘半农《扬鞭集》上卷由北新书局出版。
7月焦菊隐《夜哭》由北新书局出版。
10月刘半农《扬鞭集》中卷由北新书局出版。
11月李金发《为幸福而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2月刘大白《邮吻》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本年于赓虞《晨曦之前》由北新书局出版。
年
1月蒋光慈《哀中国》集由长江书局出版。
3月韦丛芜《君山》由未名社出版,为未名新集之一。
4月冯至《昨日之歌》集由北新书局出版。为沉钟社丛刊之二。
同月李金发《食客与凶年》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8月朱湘《草莽集》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9月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集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12月王独清《圣母像前》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为创造社丛书之一。
同月汪静之《寂寞的国》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二十年代散文
年
9月李大钊《青春》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1号。
年
3月刘半农《复王敬轩的信》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3号。
4月陈独秀《随感录一》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4号。
5月李大钊《新的!旧的!》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
8月鲁迅《我之节烈观》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2号。
同月陈独秀《偶象破坏论》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2号。
9月鲁迅《随感录二十五》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3号。后共在此刊发表“随感录”27篇,收入《热风》。
10月刘半农《作揖主义》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4号。
12月《每周评论》创刊,并设“随感录”栏。
年
1月钱玄同《随感录四十四》、《随感录四十五》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1号。
同月李大钊《新纪元》发表于《每周评论》第3号。
5月李大钊《太上政府》发表于《每周评论》第23号。
8月李大钊《五峰游记》发表于《新生活》第2、3期。
同月鲁迅《自言白语》(散文涛)等发表于8月至9月的《国民公报》。
年
5月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合著的书信集《三叶集》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同月《白话文苑》(一、二册,洪北平编)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9月叶圣陶(叶绍钧)《伊和他》发表于《新潮》第2卷第5号。
年
1月冰心《笑》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
6月陈独秀《下品的无政府党》、《青年底误会》、《反抗舆论的勇气》发表于《新青年》第9卷第2号。
同月周作人《美文》发表于8日《晨报副刊》。
10月《吴虞文录》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12月《胡适文存》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年
4月始许地山《空山灵雨》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4至第8号。
3月许地山《落花生》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8号。
9月瞿秋白《饿乡纪程》(又名《新俄国游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0月冰心《往事》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3卷第10期。
本年《独秀文存》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年
7月始冰心《寄儿童世界的小读者》一组散文(即《寄小读者》)连载于7月29日、8月2日至29口、11月23日至28日《晨报副刊》。
9月周作人《白己的园地》集由晨报社出版。
10月郁达夫《茑萝集》(散文、小说合集)由泰东图书局出版。
同月郭沫若《星空》(散文、诗合集)由泰东图书局出版。
年
1月朱自清与俞平伯同题作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发表于《东方杂志》第21卷第2号。
6月瞿秋白《赤都心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8月川岛《月夜》集由新潮社出版。
11月叶圣陶、俞平伯合著《剑鞘》集由霜枫社出版。
同月《语丝》周刊创刊,前三年由周作人任主编,年10月被查禁,12月迁沪,由鲁迅接编。
12月朱自清《踪迹》(散文、诗合集)由亚东图书馆出版。
年
2月孙福熙《山野掇拾》集由新潮社出版。
5月鲁迅《灯下漫笔》发表于8日、22日《莽原》。
6月叶圣陶《五月卅日急雨中》发表于《文学周报》第期。
同月郑振铎《街血洗去后》发。表于《文学周报》第期。
同月许地山《空山灵雨》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7月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发表于《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
10月冯文炳(废名)《竹林的故事》由新潮社出版。
11月鲁迅《热风》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12月周作人《雨天的书》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本年陈学昭《倦旅》集由上海梁溪书店出版。
年
1月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第1期。
3月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发表于《语丝》第72期。
4月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发表于《语丝》第74期。
5月冰心《寄小读者》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6月鲁迅《华盖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徐志摩《落叶》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7月焦菊隐《夜哭》由北新书局出版。
9月郭沫若《橄榄》集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
10月孙伏园《伏园游记》第一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12月鲁迅《藤野先生》发表于《莽原》第23期。
年
1月郑振铎《山中杂记》由开明书店出版。
3月鲁迅《坟》集由未名社出版。
5月鲁迅《华盖集续编》由北新书局出版。
7月朱白清《荷塘月色》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8卷第7号。
同月鲁迅《野草》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8月徐志摩《巴黎的鳞爪》集由新月书店出版。
同月陈学昭《寸草心》集由新月书店出版。
同月周作人《泽泻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9月郁达夫《日记九种》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钟敬文《荔枝小品》由北新书局出版。
12月周作入《谈龙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二十年代戏剧
年
春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小仲马《茶花女》中的两幕,后又演出曾孝谷根据美国斯陀夫人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七幕剧)。
年
6月罗家伦、胡适合译的易卜生《娜拉》发表于《新青年》4卷6号,同期发表胡适的《易卜生主义》(论文)、张厚载的《新文学及中国旧戏》(论文),并发表通信讨论旧戏。
10月《新青年》第5卷第4号出“戏剧改良专号”,刊登胡适、傅斯年、欧阳予倩等人讨论改良戏剧的文章(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欧阳予倩《予之戏剧改良观》、张厚载《我的中国旧戏观》)。
11月周作人《论中国旧戏之应废》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5号。
年
3月胡适《终身大事》(独幕剧)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3号。
年
4月陈锦《人力车夫》(短剧)发表于《新青午》第7卷第5号。
10月郭沫若《棠棣之花》(诗剧)发表于10月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双十增刊,后收入《女神》集。年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年
1月叶绍钧《恳亲会》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
2月郭沫若《女神之再生》(诗剧)发表《民铎》第2卷第5号,后收入《女神》。
3月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汪仲贤、熊佛西等13人在上海组织民众戏剧社。5月,创办《戏剧》月刊。
4月郭沫若《湘累》(诗剧)发表于《学艺》第2卷第10期。
4月始陈大悲《爱美的戏剧》(论文)连载于北京《晨报》4月20日以后。
10月汪仲贤《好儿子》发表于《戏剧》第1卷第6期。
本年陈大悲《幽兰女士》(五幕剧)收入现代版《幽兰女士》
同年陈大悲,李健吾组织北京实验剧社,
同年应云卫、谷剑尘等组织成立上海戏剧协社。
年
1月陈大悲《爱国贼》发表于《戏剧》第2卷第1号。
2月田汉《咖啡店之一夜》(独幕剧)发表于《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
8月郭沫若《广寒宫》发表于《创造》季刊第1卷第2期。
9月田汉《午饭之前》发表于《创造》季刊第1卷第2期。
冬蒲伯英出资在北平创办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年
1月洪深《赵阎王》发表于《东方杂志》第20卷第1、2号。
2月郭沫若《孤竹君之二子》发表于《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5月郭沫若《卓文君》(三幕历史剧)发表于《创造》季刊第2卷第l期。
10月丁西林《—只马蜂》(独幕剧)发表于《太平洋》第4卷第3号。
年
1月田汉创办《南国》半月刊。
同月田汉《获虎之夜》(独幕剧)发表于《南国》半月刊(未登完)。同年收入《咖啡店之一夜》(戏剧集),由中华书局出版。
同月熊佛西《青春底悲哀》(戏剧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月郭沫若《王昭君》(三幕历史剧)发表于《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
10月欧阳予倩《回家以后》发表于《东方杂志》第2l卷第20号。
12月田汉《咖啡店之一夜》(戏剧集)由中华书局出版。
本年上海戏剧协社演出洪深根据工尔德《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
年
3月欧阳予倩《泼妇》(独幕剧)收人《剧本汇刊》第1集,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5月丁西林《—只马蜂及其它独幕剧》由北京大学现代评论社出版。
9月郭沫若《聂嫈》(二幕剧)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
12月余上沅《兵变》发表于《晨报七周年纪念增刊》。
本年赵太侔、余上沅在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增设戏剧系。
同年熊佛西《洋状元》(三幕剧)发表于北平《晨报副刊》。
年
1月丁西林《压迫》(独幕剧)发表于《现代评沦第一周年增刊》。
4月郭沫若《三个叛逆的女性》(戏剧集)由光华书局出版。
5月徐光美《歧途》(戏剧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7月刘复《译〈茶花女〉剧本序》发表于《语丝》第88期。
8月杨晦《笑的泪》(独幕剧)发表于《沉钟》第l期。
夏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倡导“国剧运动”。
年
6月谷凤田《兰溪女士》由群众图书公司出版d
9月王独清《杨贵妃之死》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
12月熊佛西《佛西戏剧集》(第1集)由北京古城书社出版。
冬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正式建立,同时创办南国艺术学院。
学完,记得签到哦!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