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检研联合执法,查获濒危木材与植物,中国

自年以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17届缔约方大会(CITESCoP17)的决议陆续生效,其中大量植物物种开始受到濒危管制。由于中国是这类国际交易的主要终端市场之一,因此在CITES公约是否得到很好的执行,并遏制野生生物非法交易及引起的环境退化方面,中国的执行力度和行动意义非凡。

上图:CITESCoP17的宣传画

值得欣慰的是,从今年(年)1月2日新的CITES附录管制生效迄今,中国在打击濒危野生植物国际贸易走私犯罪方面成绩斐然,其中更有新技术的运用和疑难案例的排解,这些都表现出了中国在执行CITES公约方面的积极态度。

以下介绍三个案例

1.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出具我国首份木材DNA鉴定报告

日前,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以下简称木材所)正式出具了我国首份木材DNA权威鉴定报告,标志着我国木材DNA鉴定技术已迈向科学化、精准化和应用化。

受国内某检验认证机构委托,木材所对近期我国海关部门截获的一批进口木材开展了鉴定工作。该所木材鉴定团队在形态解剖学基础上,通过提取木材样品DNA,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其进行了科学分析,准确鉴定出送检木材样品为豆科紫檀属的刺猬紫檀PterocarpuserinaceusPoir.,年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管制。该鉴定报告为我国海关部门执法提供了有力证据。

上图:中国海关截获的源自西非某国的无濒危证刺猬紫檀(被申报为安氏紫檀)

传统木材鉴定技术是建立在木材解剖学基础上,通过木材宏观和微观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但由于木材是树木的茎干部分,如果不结合根、叶、花与果实,单纯依据木材解剖特征,一般只能鉴定到“属”或“类”,而无法鉴定到“种”,这也是世界范围内仍未解决的科学问题。然而,因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DNA序列,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通过比较植物物种基因组中一段标准的DNA片段,可以准确鉴定植物物种。木材DNA条形码技术,即是利用基因组中一段公认标准的、相对较短的DNA片段进行木材物种鉴定。

近年来,该所殷亚方研究员团队在国家林业局、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中国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我国馆藏量最大的木材标本馆(WOODPEDIA,   检验检疫官员介绍,除了CITES公约管控的物种以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规定,活动物、肉类及其制品、植物种子种苗、水果、菌种等16个条目的邮寄物品均属于我国规定的禁止进境物,检验检疫一经查获一律作退运或销毁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1年内携带或者邮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所列物品进境逃避检疫2次以上,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请广大市民在海淘或邮寄前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需帮助可与检验检疫部门联系。

  此次截获的濒危植物是重庆海关与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邮路口岸开展“三个一”监管合作模式后,首次查获的CITES附录濒危植物产品,关检联合查验初见成效,下一步,两家单位将继续深化查验合作模式,严厉打击邮路口岸非法邮寄濒危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视情况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供稿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结束语:濒危物种管理与识别鉴定培训亟待加强

由于近年来我国大量消费世界各地动植物种,相应催生部分非法交易的行为,引起全球重视,国际公约对物种管制力度的强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对于相应物种的科学识别和鉴定尤显重要,中国进行此类贸易的进出口商亦须了解国际政策和管制手段的详细流程与信息,需以合法、可持续发展以及负责任的态度走出和走进国门。

因此,有兴趣者可参阅本平台9月13日所发布的《中国木材检测鉴定中心关于举办木材检验师培训班的通知》。

原创整理文章,欢迎







































白癜风早期症状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duolan.com/zlys/1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