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周三)大盘万明日全国电影(不完全排片)统计:
#误杀#16.72%,万,34天累计10.84亿;
#叶问4:完结篇#18.23%,万,27天累计10.73亿;
#宠爱#19.06%,万,16天累计6.02亿;
#变身特工#5.22%,万,13天累计万;
#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7.3%,万,6天累计万;
#动物特工局#5.79%,万,5天累计万;
#鲨海逃生#8.35%,万,6天累计万;
#我为你牺牲#,万,42天累计2.24亿;
#美丽人生#2.79%,万,13天累计万;
#冰雪奇缘2#2.4%,万,55天累计8.48亿;
#半个喜剧#,万,27天累计1.78亿;
#天使陷落#,91万,16天累计万;
#为家而战#3.9%,61万,6天累计万;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44万,6天累计万;
#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49万,27天累计1.4亿;
#别告诉她#,23万,6天累计万;
昨日精确票房:
1月14日(周二)大盘万放映35.8万场,人次万;#叶问4:完结篇#17.7%,万,26天累计10.61亿;
#误杀#15.6%,万,33天累计10.72亿;
#宠爱#19.2%,万,15天累计5.92亿;
#变身特工#4.5%,万,12天累计万;
#鲨海逃生#8.8%,万,5天累计8万;
#动物特工局#5.6%,万,4天累计万;
#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7.5%,万,5天累计万;
#我为你牺牲#0.8%,万,41天累计2.23亿;
#美丽人生#2.5%,万,12天累计万;
#冰雪奇缘2#2%,万,54天累计8.47亿;
#半个喜剧#1.8%,万,26天累计1.77亿;
#天使陷落#2%,万,15天累计万;
#为家而战#5%,56万,5天累计万;
#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0.6%,50万,26天累计1.4亿;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0.6%,44万,5天累计万;
#别告诉她#0.6%,24万,5天累计万;
年1月15日全国电影总排片截止晚上20:00点约(317)场,较今日减少()场。
排片最高的电影分别是:
宠爱(场),叶问4:完结篇(场),误杀(场),鲨海逃生(场),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场),动物特工局(场),变身特工(场),为家而战(场),美丽人生(场),冰雪奇缘2(场)。
放映场次最多的城市分别是:
上海(场),深圳(场),北京(场),重庆(场),广州(场),成都(场),杭州(场),苏州(场),武汉(场),南京(场)专家评价国产电影:口碑铸就票房继续扛鼎市场年岁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组织学界专家评选出了“年十大国产影片”。在这十部影片中,既有《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由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也有《少年的你》《地久天长》《撞死了一只羊》《红花绿叶》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观众认可度的中低成本影片。专家们对年的中国电影做了深入分析与多方位的回顾,认为新主流大片已经成功晋级,良好的口碑铸就了票房效益。未来,新主流大片还将继续扛鼎市场。
主流价值观与类型美学的深度融合
年,中国式大片领跑影坛,满足了观众对中国式大片的期待。在片单中,“新主流大片”数量几乎占据了一半,可以看到学者们对该类影片的创新有着一致的共识。
“新主流大片”是将主流价值观与类型美学进行对接而成的主旋律大片,在主题层面将中国主流价值观进行了多元化与深度化的表现,在形式层面进行了类型化的书写表达,在制作层面实行了重工业模式。其中类型美学的引入和对主流价值观的新诠释,既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又增强了主题内涵的思辨性。
“新主流大片”经过前几年的发展,美学特色日臻成熟,再加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上,年中国的“新主流大片”数量上呈现出了较大的增幅,影像风格显现出了美学创新。首先,年的“新主流大片”不止于以宏大叙事来进行国家叙事,而是集中于以普通人的情感体验与当下的观众建立情感上的共鸣,用小切口来表达国家话语。如《我和我的祖国》采用情感化和伦理化的表达,以集锦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对共和国的深厚情怀,满足了不同观众的情感需求。电影《中国机长》亦没有采用宏大叙事和刻意的情感渲染、灾难营造,而是使用普通人的情感体验来完成故事讲述。观众在这部电影中,看到的更多是整个民航业平凡人做的平凡事,用微小的工作细节体现出保障每架飞机安全起落的专业素养。而电影《攀登者》则以情感注入历史资源中,使得国家话语从概念性的宏大叙事升级成为可感的、温暖的共享价值。剧作中的爱情线完成度虽然不够完美,但却以这种普通人的情感体验方式,完成了家国情怀的书写。
新主流大片成为提升艺术品质的主体力量
电影观众的整体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主流观众在换代,欣赏趣味已经产生了明显差异,但共同的是他们对优秀作品的期望值更高了。年的“新主流大片”可以说满足了各年龄层观众的期待,让主流电影类型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多元。如《流浪地球》选择了科幻类型,而“带着地球去流浪”的创意,全然不同于西方科幻电影叙事的文本逻辑,凸显出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独特性。《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动画类型,则具备了动画电影所应有的超强想象力。《中国机长》以灾难作为主类型进行创作,《攀登者》塑造出了较为少见的登山类型。这些多样化的类型营造,表明“新主流大片”不仅止于战争、动作类型,而且适合于各种电影类型。
中国电影“新主流大片”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它用市场的方式,大众喜闻乐见的情感方式,满足了观众的情感需要,在创作力和想象力方面有了新的提高。不过,与“新主流大片”艺术质量上升的趋势相反,年的主流商业大片却不尽如人意,总体上呈现出类型元素营造力的枯竭,动作、喜剧等类型元素显得陈旧,叙事缺乏新意。
无疑,“新主流大片”已经成为国产电影提升艺术质量的主体力量,在年也被十分期待。与此同时,一般商业类型大片亦不能继续沉寂,作为国产电影的另一主体,这类影片在类型元素的创新、叙事能力的创新等方面应作出更多的努力。
中小成本影片用温暖现实主义装点着多样化市场
年国产电影中的中小成本方阵,规模有了扩大,艺术质量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年,主旋律电影与市场电影的对立被打破了,艺术电影主流化,主流电影艺术化。这一年,中小成本电影继续延续现实主义精神,选择和观众距离最近的朴素情感沟通方式,讲述当下中国发生的“本土故事”。这与“新主流大片”以普通人的情感体验与当下的观众建立情感上的共鸣、将个体人物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的特色具有相通性。
与此同时,青春题材电影的创作不再停留在对青春的回忆和纯粹的理想化表达上,而是在传递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真实反映年轻人的青春生活、反思社会问题。如《少年的你》探讨了原生家庭和社会现实问题,这样的“全民议题”使得观众在观影的同时完成了和作者共通的情感体验。其他写实题材的文艺片,也具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性和共通性。《地久天长》通过刻画普通人,对中国社会变迁进行了深邃而细致的表达,为现实题材影片注入深切的人文关怀。《红花绿叶》《过春天》《过昭关》等现实题材影片,既有生活的质感,又有对基层民众情感的真挚表达,在平凡中蕴含着动人力量,凸显了人性的温暖与善良,书写着爱的主题,装点着多样化的市场。
年,中小成本的国产文艺片实现了创新,得到观众的进一步响应,也反映出了当代观众的审美取向。这样一种趋势,既增强了电影创作者对文艺片创作的自信,也增强了中国电影的艺术自信和创新动力。以写实精神表达体验,成为年度中低成本电影的显著特点,但全年没有出现类似《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力作,因此还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年中低成本国产类型片如悬疑和喜剧类型的创新性稍显缺失。这些影片或故事过于陈旧,或主题过于教化,或形式过于刻意而缺失内容品质,最终失之观众。因此,在未来中国的类型片创作层面,应当在叙事和类型元素的营造上打破以往常规,实现创新。(源
光明日报作者:赵卫防,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
播报当日票房、排片数据、档期资讯、深度票房数据挖掘、电影产业观点速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