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林风悠悠今天是我们一起欣赏名家作品的第天
不可轻轻估量朋友来看我,知道我喜欢喝茶,都会带茶来送我,因此就喝到许多未曾想过的茶,像桂花茶、紫罗兰茶、菩提叶茶都还是普通的,有人送我决明子茶、芭乐叶心茶、荔枝红、柚子茶等等,各种奇怪的加味茶。今天,一位朋友带来一罐人参乌龙茶,听说是乌龙茶王加美国人参制造的,非常昂贵。我说:“如果是很好的乌龙,就不会做成人参乌龙茶;如果是最好的人参,也不必做成人参乌龙茶。所以,所谓人参乌龙茶,应该都是次级的人参掺入次等的乌龙制造的。”朋友听了哈哈大笑。我说,这是实情,因为最好的茶不必加味,凡是加味者,都不是用最好的茶去做的。朋友是来告诉我,某地又出现一位新的禅师,某地又出现一位新教主,某地又有一位宜称证得大圆满境界,由于是以神通经验来号召,信徒致趋之若鹜。他问我:“你看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说:“你管他是真是假,我们只要照管自己的心就好了。”他又问:“为什么台湾社会,近年来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人呢?我说:“你觉得呢?”“我觉得是社会竞争太厉害了,有一些人循正常的管道奋斗,不可能成功,最快成功的方法是自称教主、祖师,证得某种境界,因为这既有名有利,也不需要时间、不需要本钱,只要会演戏就好了。而且群众也无法去做检验,就像我要和人做生意,总会先调查他的信用,过去的经验有迹可循,可是这社会上自称成就的人往往是无迹可循的。你认为我的看法怎样?”“很好!”我说,“我还是觉得最好的茶是不用加味的,最好的法也是一味,对待加了许多味的法,与对待加了许多味的茶一样,要谨慎,不可轻轻估量!”然后我们泡了人参乌龙茶喝,不出所料,不是最好的茶叶,也不是最好的人参。风格的芬芳在南部六龟的深山里,有一种野生茶,近年已成为茶界乐道的茶。野生茶听说已生长百余年的时间,是日据时代,或是清朝种在深山里而被人遗忘的茶树,由于多年未采摘,长到有一层楼高。野生茶的神奇就在于每一棵的茶味都不一样,有独特的风格,例如有一棵有蜂蜜的味道,一棵有牛乳的味道,一棵有莲花香,这不是加味,是自然在茶叶中长成的。每一棵茶树采的装一袋,烘焙时也要每一棵分开,手工精制。这样费时费力做出来的茶,自然是价昂难求,有时有钱也买不到。我在朋友家品尝野生茶,果然,每一棵都很不一样,我最喜欢带有莲花香的那一棵,喝的时候一直在寻思,为什么茶叶会自然长出莲花的香味呢?为什么会每一株茶的味道各自不同呢?我想到,一棵茶树在天地间成长壮大,在时空中屹立久了,自然会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这风格既不会妨碍他做一棵平常的茶树,但却有与一切茶树完全不同的芬芳。人也是如此,处于法味久了,自然形成风格,这风格不会使他异于常人,而是在人间散放了不同的芳香。寒天饮茶知味在与懂茶的人喝茶,有时候也挺累人,因为到后来,只是在谈对于茶的心得,很少真的用心喝茶,用的都是舌头。有一天,一位素来被认为会喝茶的朋友来访,我边泡茶,边说:“今天我们可不可以完全不谈茶的心得,只喝茶?”朋友呆住了,说:“我光喝茶,不谈茶,会很难过的。”我说:“我们过于讲究茶道而喝茶,会忘记喝茶最根本的意义,喝茶第一是要解渴,第二是兴趣,第三是有好心情,第四是有好朋友来,对茶的研究反而是最末节的了。”然后,我们坐下来,喝茶!那时候觉得赵州的“吃茶去讲得真好。雪夜观灯知风在,寒夜饮茶知味在,除了专心心喝茶,我们并不做什么。喝了几盏茶之后,朋友说:“今天真好,我现在知道茶不是用舌头喝的了。”我想到,法眼文益禅师被一位学生问道:师父,什么是人生之道!·他说:“第一是叫你去行,第二也是叫你去行。”是的,什么是饮茶之道,第一是叫你去喝,第二也是叫你去喝。什么是佛法之道,第一是叫你去实践,第二也是叫你去实践。“有没有第三呢?”朋友说。“有的,第三是叫你行过了放下!”这金黄色的茶汤呀!这人生之河的苦汁呀!这中边皆甜的法味呀!一味万味,味味一味喝时生其心,喝完时应无所住,如是如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