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农高会,可不像普通市民逛逛菜市场那么简单,这是一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农业盛会。巨型蔬菜、印花水果、蓝紫炫光……在第二十四届农高会上,新奇特的农业科技让人眼花缭乱。
神奇太空菜白色茄子、黄色西红柿、巨型南瓜……这些稀奇古怪的蔬菜在农高会上掀起了一阵“太空风”,这是农高会B馆天水神州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的展品。除了成品蔬菜外,该展位还销售太空苹果椒、太空红秋葵、航天冬瓜、天宫白茄等种子。
记者看到,现场最大的太空南瓜重达斤。据了解,这是该公司通过航天搭载的玉米、小麦、蔬菜、牧草、中药材等14大类农作物个品系,通过选择优良变异株系,已育成多份优异种质材料,建立了航天育种“基因库”。
太空南瓜
补光促生长通过连接硬件设备,由一盏台灯形状的传感器发出红蓝光提升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由此缩短植物的生长周期,实现设施化作物的节能、高效生产。在教育部展团内,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自主研发的“基于作物需求的智能补光系统”散发着粉红色的迷人灯光。
记者了解到,这种粉红色的灯光其实是由植物所需的红蓝光构成。“系统可以通过环境监控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信息汇聚,再由智能主控设备自动完成对作物定量、精确和按需补光,可以使作物增产30%左右。”据团队研发成员范叶满介绍,该系统增加了光合作用的速率,缩短了植物生长时间,系统还可以自动检测环境数值,检测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水培植物根系温度、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等信息,测出植物的最优需光量。在该系统下,农作物使用立体栽植的方式,还可以节约作物种植面积。
智能补光系统
养花也智能展会一角,一盆造型独特的花在灯光映射下开得分外艳丽。记者看到,这个花盆外形像一个蘑菇状的台灯,上方是植物生长灯,灯罩有碎花、玛瑙、青花瓷等不同样式。下方是放置花盆的区域,通常可以摆放5盆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行搭配。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花盆。”在上海合鸣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展位前,一位工作人员说,与这款智能养花设备相连接的是植物生长灯,可以为植物提供专用光照,有效弥补花卉在家养植阳光不足的问题。此外,根据花卉生长情况,公司研发了植物生长灯和育苗生长灯,顾客可根据需要选择。
记者了解到,这款养花设备所用的均为陶碳土,花盆底端设有雾化加湿器、负氧离子杀菌器等装置,既可以杀菌,也可以调节空气湿度。一个设备可放5盆花卉,一盆多用,既美观又实用。
智能花盆
苹果盆里栽“快看,花盆里种着苹果树。”在农高会D馆,不少参会者被造型别具一格的苹果盆栽吸引,忙着上前一睹这种水果盆栽的风采。记者凑近细看,摆在游客眼前的这棵苹果树,与以往的粗枝大叶不同,种在一个不大的花盆里,高不过半米,而这么小的果树上还结着五颗拳头大的苹果,红红绿绿的果实掩映在枝叶中,分外招人喜爱。
“把水果种在自家阳台上、客厅里,想尝鲜,随手摘。”徐水县凯年果树盆艺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地栽苹果,盆栽苹果水肥集中,都限制在盆里,不跑水,不跑肥,营养被果树充分吸收,根据需要,随时可以挪移到光照充足的地方,因此果实长得更好,个头更大,味道更甜,让人们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盆栽苹果树
农机可共享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汽车……在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就连农机装备也能共享了!农高会上,德州力维机械有限公司带来了6台共享喷药机器人,但还是难以满足众多参会者的体验要求。“以前打农药都是靠人工,费时费力,还对身体不好,要是有了共享喷药机器人,咱站在地头上遥控机器人打药,就算拿点租金,也不错啊!”杨凌农民刘曼说。
据了解,共享农机也叫共享智能植保装备,包含履带式遥控喷药机器人、履带式采摘运输车两款产品。开发共享植保装备是基于两个前提,一是农业现代化需要机械化;二是农业生产中最重最累的事是打药和收获,如何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是最主要的问题。而共享农机通过简单的扫码、交押金、开锁,便可使用,一台履带式遥控喷药机器人一天元的费用,可为25~40亩果园喷洒农药,农民既减轻了劳动负担又减少了资金投入。
炫起来的“西安元素”
阎良的甜瓜、鄠邑的葡萄、临潼的石榴、周至的猕猴桃……11月5日,在农高会C馆西安展团内,我市各区县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
当天记者走进西安展团,迎面看到一个由多个小石榴组成的巨型“石榴”,不少参会者竞相上前拍照留念。据了解,这个巨型“石榴”是由多个大小统一、果径相同的石榴组成,全部产自临潼,是此次农高会上西安展团的标志性展品。
鱼菜共生
为绿色蔬菜“自证清白”
记者在高陵区的展位前看到,现场摆放了一个鱼缸,鱼缸一侧还有一块小菜地与其相连,种植着紫罗兰生菜、奶油生菜等蔬菜,鱼与蔬菜相映成趣,格外引人注目。
“鱼的排泄物供菜生长,菜叶子反过来还可以喂鱼。”据陕西鱼菜共生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车胜利介绍,该项目是水耕栽培和水产养殖在一起科学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不仅可以种植蔬菜还可以养花,美化视觉环境。鱼缸和菜地的连接处装有循环消化池,可以把鱼粪过滤后供养蔬菜。水耕栽培,可以避免土壤重金属的影响,还可以通过鱼的存在“自证清白”,因为有鱼在,任何农药都不能用。
这与传统的阳台菜园类似,却创新配备了鱼缸,在家可以实现养鱼种菜一举双得。此外,记者在展位前,还看到了几条被装在圆柱形充气袋子里的鱼,可以像手提包一样被提起来,方便携带。车胜利告诉记者,这叫“鱼袋”,通过注氧,鱼可以在袋中存活36小时,让鱼在送上餐桌前最大程度保鲜。
鱼菜共生系统
蜂巢系统
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市水务局的展位前,展示着“蜂巢约束系统”和“二次供水系统”,为参会者展示水务新发展。
在“蜂巢约束系统”的模型前,记者看到有一片形似蜂巢的带状区域横亘河道,记者了解到,“蜂巢约束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生态护岸形式,采用蜂巢约束系统构建的生态边坡,稳定性较强耐冲刷,同时又能把森林植物、陆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自然河塘生态景观。
“蜂巢约束系统”
智能灌溉
为农作物加肥“补气”
“这台设备通过连接手机APP可以对植物根部所需元素进行检测分析,实现植物根部水、肥、气的精准补给。”西安展团内,一台连接着灌溉管道的设备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据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冯培存介绍,这是交大学生自主研发的“智能精量水肥气灌溉设备”。
冯培存告诉记者,经过不断地改进完善,今年这台设备最大的亮点便是增加了灌溉加气功能。在灌溉过程中,通过在管路中增加气体,增加植物根系的含氧量,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进而促进植物生长和产量的提升。
“智能精量水肥气灌溉设备”
农高会快讯
“致富宝贝”登上“鉴宝台”
本报讯“鉴宝农高会”,每届都引爆观众的眼球。11月5日至7日,第十二届“鉴宝农高会”活动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与全国各地客商、农民朋友见面。
据了解,本届“鉴宝农高会”分为脱贫攻坚、创新创业、实用技术和农特产品四个专场,通过前期的全媒体征集、走进西安鉴宝等形式,面向全国各地共筛选出华圣果苗、泾河茯茶、新集葡萄、华秦饲料、农康机械、石头河特色三宝、斜上村猕猴桃、杨凌千年秦秀等20多个“致富宝贝”,将登上“鉴宝台”与广大农民朋友见面。
农高会上来了“铁路移动售票车”
本报讯(记者梁璠)第24届杨凌农高会于11月5日至9日在杨凌举办。想要乘火车往返出行的广大百姓可直接在国际A馆东南角“铁路移动售票车”购买车票。
西安火车站为服务好农高会,提前组织协调安排移动车在会期内驻扎会场,现场推介出行车次、量身定制出行方案,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参展商及游客办理售票业务。
目前,西安开行至杨凌的普速和高铁列车均实现公交化出行模式。
本组文除署名外由记者康乔娜采写
本组图/记者李安定
▲长按上面国庆治白癜风公益援助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