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音少女的复活,看京都动画是如何领

近日,B站上架了京阿尼的经典之作《轻音少女》,立刻让许多动漫迷沸腾起来。很多人觉得,《轻音少女》播出后的这10年来,即便纵观整个日本动画业界,超越《轻音少女》的日常作品都没有出现,很多人将《轻音少女》捧为“日常之巅”,“萌系神作”,笔者觉得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今天,笔者就从《轻音少女》的作品和京都动画的其他作品的多个角度,来谈谈,为什么从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京都动画拥有领先业界10年的水平。

技术角度,作画领先业界10年

如果说动画的本质是艺术,那么技术是动画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技术,是做不出一部好动画的。而在这个“技术”中,原画的质量就是生命线。京都动画的原画水平是极高的,擅长表达青春期美少女的面部表情,神色,和一些细微的地方,作画严谨而不失动画应有的超脱现实世界的乐趣。

为什么说京都动画的作画可以领先业界10年?

笔者就不特意拿出“妹非妹”这种史诗级的崩坏来说事,觉得拿那种完成度的动画片和京都动画的作品比不合适,索性拿一些老的动漫IP。比如《约会大作战3》

这个还是修正完了的版本

由于对作品制作的周期的管理不善,或者人手不够等诸多原因,过多的作画任务没法及时完成,只能外包出去,外包出去后进一步增加了管理质量的压力,如果没有时间及时修作画,最终导致作画崩坏。

而京都动画的工期控制相当宽裕,有足够的时间让原画师们发挥自己的水平,因此可以创造出十分精美的作画,在京都动画的词典里,是没有“崩坏”这个词的。

在京都动画精美的演出下,也有配得上演出的精湛作画,因此最后能有这样的效果:

咳咳,不好意思,贴错图了

是这样的效果:

这个手绘旋转,看多少次都要吹爆,日常动画里哪怕都是比片头曲,也没有如此惊艳的作画!

都说京都动画打斗软绵绵,看看《小林家的龙女仆》中偶尔炫出的一段打斗,你还黑得下去吗?

《吹响!上低音号》这一段,由老牌监督三好一郎(木上益治)亲自担当的分镜和演出,但是笔者刚才说了,分镜画得再华丽,没有好的原画,还是无法表达监督(或者演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京都动画的高水准原画,确保监督们画出的分镜,能够以漂亮的画面呈现。这就是京都动画作画方面的优异所在。以目前新番的平均水平来说,

这季度有部青春系音乐演奏主题的番剧叫《一弦定音》,按说故事不错,作画在新番平均水平里,但是剧情高潮部分的作画,还是觉得差了这么一口气

再看看10年前的《轻音少女》,说是领先业界十年,一点不过分。

技术角度,画质领先业界10年

《轻音少女》在推出10年后,在国内正式引进。很多人都会惊奇,为什么《轻音少女》的画质这么棒,即便是10年后的今天看,依然不会落后于各种新番,尤其是第二季的画质更是放在现在都数一数二,所以,果然是日本动画倒退了吗?

(轻音少女第二季OP画面)

其实并不是。

这10年,业界的画质是在不断进步的。笔者截几个图让你们感受一下

近10年前的《魔法禁书目录II》

由于图片有压缩,所以手动放大:

再看看9年后的《魔法禁书目录III》

《魔法禁书目录III》的画质比起10年前的《魔法禁书目录II》明显有提高,锐度、画面细节更多。

除了后期风格变得锐利外,原生制作分辨率的提高,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年,《轻音少女》剧场版是京都动画第一部以从头到尾p的规格制作的动画片。画质真特娘的舔爆!

越高的制作分辨率,可以确保越高的原生细节。

然而9年过去了,业界的基准基本还是保持电视动画p的制作水平,7成的动画片依然是这个规格制作,和10年前一个水平,1成的动画片可以在p-p左右的制作分辨率,还有一成是p的制作水平。

p全高清的动画片在整个业界中大约只占5%以下(其实可以详细统计,因为每年的p动画总数不超过10个指头)。

年的《紫罗兰永恒花园》是京都动画第一部以p规格制作的电视动画,然而10年前的《轻音少女》剧场版就以这个规格制作,之后的电视动画基本维持在p的高规格,远超业界水平。因此你会看到,多年前制作的《轻音少女》,(特别是第二季)画质放在如今也是相当的高清。

而《冰菓》、《吹响!上低音号》那些原生分辨率达到p的作品,加之后期工艺的进步,带来的画面观感,更是远超新番平均画质。

业绩角度,销量领先业界10年

销量这个事情不能吹过头,京都动画的作品销量确实不错,但并不是业界最高。但如果限制在“同类作品的销量”的话,那说是顶尖,或者领跑业界也毫无问题。

在有名的“名作之壁”以上的44部动画片中,有5部来自京都动画,《轻音少女》在第18位,光碟销量5万枚,比之后推出的人气爆红一时的《进击的巨人》的销量还要高;进入前十位的《凉宫春日的忧郁》,销量7万枚,是轻小说作品中排名第二位的销量;

按商业成绩来说,京阿尼的动画片在“美少女日常”作品中说是领跑业界10年,一点也不夸张。

商业模式角度,理念领先业界10年

商业模式这个不能乱吹,因为《轻音少女》的时代,京阿尼似乎还没有成为制作委员会的大头,《轻音少女》的制作委员会大头还是TBS电视台。不过,笔者说京都动画制作动画的理念从当时就是一年只确保几部高质量的作品出产,追求质量而不追求数量,和业界背道而驰的理念,从10年前就没有变。

而之后,京都动画更是将野心放在了拿到作品完整的“版权”,不再为其他大企业打工,自己出钱拿版权,做自己的动画,虽然负面效果就是题材很有限,只能拿自己的文库里的作品,但是拿下制作委员会的大头的京阿尼,可以确保即便销量不好,也不会亏本。这种制作动画的理念,笔者觉得是领先业界的,看着隔壁量产型作品的J.CSTAFF一部作品堆量的出产,毁了不少好IP,就会叹息,业界的作品太多,虽然能保证资本的注入,但却牺牲了很多动漫迷期待的东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duolan.com/zlzz/10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