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PBL(项目制)教学法在家也能用。让孩子从小养成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任务主题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有酸碱性的,而有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东西的酸碱性才能更好地去利用,那么该怎么辨别它们的酸碱性呢?
神奇的酸碱指示剂
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个概念——pH(氢离子浓度指数),当pH大于7时,物质为碱性,当pH小于7时,物质为酸性。
然后有一类专门用于酸碱滴定的东西叫做酸碱指示剂,比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等。
不过酸碱指示剂并不是很神秘的存在,在我们的厨房中,就可以找到这种东西,一起来找一下吧。
寻找厨房里的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这种东西厨房虽有,但不是什么都可以,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去国内外网站查询了一番,很快找到一种叫cabbage的东西,据说榨成汁后放入干冰会变色。请教完“谷歌翻译”这位大神后,我们迅速去菜市场买了卷心菜回来。
买了卷心菜后,我们第一时间就把它榨成了汁。
然后兴冲冲地开始了我们的干冰遇卷心菜汁变色实验。然而,榨了满满一杯卷心菜汁,放入了不少干冰后,丝毫没有变色迹象!!!
再看看人家的变色,可以说很明显了!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我们哪里做错了?一脸蒙的我们赶紧去向度娘请教,结果……
最让我崩溃的是,当我颤抖的双手试着在百度翻译输入“cabbage”时,显示出来的竟然是……嗯,我一点也不想打人!
真正的厨房酸碱指示剂
知道找错材料后,我们又立刻去买了紫甘蓝回来,然后继续榨汁。
不过由于干冰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危险,这次我们换了一种方法,我们找来几种酸碱性不同的溶液来测试颜色会不会变。
当我们把紫甘蓝汁分别放入不同溶液中后,我们收获了7中颜色——我们的实验成功啦!
七种颜色分别是:洁厕灵溶液变成粉色,洗衣粉溶液容易变成绿色,碱面水变成深绿色,白醋变为红色,白酒变为浅紫色,肥皂水变为青色,纯净水变为紫色,但这种紫色跟紫甘蓝汁似乎一样,肯定是因为纯净水没有酸碱性。
根据紫甘蓝溶液遇碱变蓝遇酸变红的原理,我们可以推断洁厕灵、白醋、白酒为酸性,洗衣粉、碱面、肥皂为碱性,而纯净水只是单纯稀释。
你还想测什么东西的酸碱性呢?
化学指示剂的发明者
罗伯特·波义耳
英国化学家
波义耳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也是近代科学开始出现的时代,这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
化学史家都把年作为近代化学的开始年代,因为这一年有一本对化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著作出版问世,这本书就是《怀疑派化学家TheSkepticalChemist》,它的作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也同意这一观点,他们誉称“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年前的一个清晨,英国著名科学家波义耳刚刚欣赏完一位朋友送来的紫罗兰。在美丽的花朵与清新的花香中,他开始了一天的科学研究。在进行一个实验的过程中,忽然,一滴盐酸飞溅到了紫罗兰花上,波义尔立刻拿着去清洗,希望能挽救这份美丽。但是,他在清洗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被酸溅上的部分由紫色变成了红色。
波义尔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刻取了几种酸的稀溶液,把紫罗兰花瓣分别放入这些稀酸中,结果如出一辙,紫罗兰都变为红色。由此他推断,不仅盐酸,其它各种酸皆能使紫罗兰变为红色。
此后,波义尔还采集了药草、牵牛花、苔藓、月季花、树皮和各种植物的根,泡出了多种颜色的不同浸液,有些浸液遇酸变色,有些浸液遇碱变色。不过有趣的是,他从石蕊苔藓中提取的紫色浸液,酸能使它变红色,碱能使它变蓝色。这就是最早的石蕊试液,波义耳把它称作指示剂。波义尔的一个不经意的发现,推动了化学的一大进步。
所以,善于发现,善于总结,便是科学进步的不二法门,而思考和探索则是敲开科学大门的敲门砖,也是孩子的天性,在应试教育标准答案的统一下,该如何让孩子保持这份天性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而在玩疯了思维数学训练营中,我们采用了发散式问题法和PBL教学法,培养孩子自主探索、思考、总结的思维,让孩子不仅会学习,还会思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