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字,阅读需要流量约12M,大约需要10-15分钟
壹
年,在京都动画做了《MUNTO》之后,有一个人拉着整个编辑部安利了半年。“这公司日后必成霸业”,“未来将会是日本最强的动画公司”,“你们不看会后悔的”,此人如是预言。
然而彼时,这部商业并不成功的OVA只是京阿尼的首部原创作品。那一年距离日后跨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凉宫春日的忧郁》播出还有三年,对于如今豆瓣8.6分好评的《紫罗兰永恒花园》播出还有整整15年。而这个15年前大胆预言京都动画成功的人,便是年被动漫迷视为极品收藏的《MAGIC地带》的主编——Akira。也就在这一年的年初,这个70后的资深动漫人,在完成《MAGIC地带》四年后,再次回到充满了无数纠葛的《电子游戏软件》编辑部,独辟动漫领域,开办了日后引领全中国大陆同行的动漫资讯类杂志——《动感新势力》(后改名《动感新时代》)。
没有人会怀疑动新在同类刊物中的地位,十二年来,动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无疑离不开老大Akira对质量的坚持。“不喂读者吃屎。”Akira这样要求每一个编辑,也这样要求着所有编外的撰稿人和视频剪辑师。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动心伴随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整个泛二次元时代的年轻人共同成长,成为这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
十二年后,当年1月8日动新宣布停刊,一个时代就此落幕。
《动感新时代》宣布停刊
数字“”是老大Akira的幸运数字,老读者应该还记得年7月刊的第77期,雪拉在动心一刻中说的宇宙最幸运数字。以及期开始发行的预约限定版,数量定为总发行量的7.77%。不知道是否是故意为之,动新编辑部在告别时也是七个人。事实上,年以后动新最辉煌的几年时间里,编辑部大多数时候都维持着七个人的配置。随着雪拉、小狼、AYA、Archr、赛尔修和Eclosion的相继加入,这七个名字也成了读者们最亲切的朋友。
年3月,在《动感新势力》第13期杂志中,酷酷小狼第一次作为见习编辑出现,时年22岁的他接替另立门户的Jdi,成为动新最主要的文字编辑。
Vol.13P.32酷酷小狼自我介绍
如果说Akira是一个标准的ACG三栖人,那小狼无疑是一个游走于多次元宇宙的超人。年轻时的小狼曾做过电台DJ,这也是日后他对于声乐版广播驾轻就熟的原因。而文笔向来是他的专长,加入动新前便发表过多部短篇,日后更是笔耕不辍。不少读者一定还记得年前后小狼在杂志上宣传他的新书《沙扬娜拉,爱情》,成名后更是以其他笔名出版了一系列作品。和他一直在杂志中扮演的食物链底端的设定相反,现实中的小狼其实是编辑部众人中“最粗的大腿”。他是中国最早拥有百万级粉丝的自媒体人之一,如今更是频繁出没于各大时尚场所,与娱乐圈各大明星亲密往来。
动新独立后,小狼的时间也更为自由,动新主编的身份基本可以算作副业,小狼也不用坐班打卡。审文稿的工作通常不需要特意前往编辑部,人在国外也能远程交流,所以两色风景在微博上发的与编辑对话截图也都是真的。除了文字编辑,小狼每月会与雪拉录制动心一刻声乐版广播,读者们可能会注意的,声乐版广播几乎都是以LIVE直播的方式进行,中间极少NG,这一方面固然是节目特点,而更主要的原因也是这种方式更为简便。
而相比特地开设了微博“狼外婆联萌”与读者们互动的小狼,雪拉显得更为神秘。虽然雪拉比小狼更早出现在年6月第5期杂志上,但实际上后来大家熟悉的雪拉加入动新的时间要晚很多。最初的雪拉其实是用以吸引广大宅男的集体ID,因为在年杂志问世的时期,国内动漫杂志绝大多数都明显倾向于女性读者,男女读者比例严重失衡,而资深OTAKU的Akira有心扭转这种失衡的局面。
Vol.04P.32对杂志定位的说明
虽然Akira声称动新的办刊方针是没有偏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后动新的男性读者远远多于女性读者。动新举办的三次线下合影活动中,大多数城市的照片中男生都多于女生。也许与某A放在杂志中的糟糕图或多或少有些关系,但对于宅男们的吸引力中,雪拉的存在绝对功不可没。
雪拉这个编辑的正式出现实际上要追溯到年,也就是动新推出声乐版广播的时候。最初只是在小狼、东西以及友刊《掌机迷》编辑飞月和暗凌自娱自乐的广播剧《拜托了,学长》中作为旁白献声,日后便作为声乐版广播雪拉的身份固定下来了。要知道,作为第5期就出现的文字编辑,雪拉的笔名直到第27期才刊登第一篇文章《如同“地老”直到“天荒”》。而第27期恰是动心一刻声乐版广播试播的那一期。
言辞凿凿声称雪拉不存在的,除了其他杂志的抹黑,更主要是早期与动新合作过的一些人,比如曾在18期-20期帮动新画过编辑部故事四格漫画的黄金IC,而那个时候的雪拉的确是虚构的。日后抹黑雪拉不存在未免太奇怪了,雪拉当然是编辑之一,而且主要负责的是声乐版广播的部分。而除了在杂志上发表的总共四篇文章以外,大多数与读者和其他编辑的互动倒的确是其他人一同恶搞的结果。
因此杂志中最为活跃的雪拉和小狼实际上很少现身编辑部,尤其是迁址魔都以后,动新编辑部的常驻人员其实就只有Akira、AYA、Archr、赛尔修和Eclosion五个人(夜兔在到魔都不久后离开)。
年的第一个圣诞节后,回到主场的Akira率领编辑部众人在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旋转餐厅举行了一次聚会。在那个时候,独立后的动心工作室经过一年的书号过渡期和半年与信息周刊杂志社的短暂合作,终于在年底确立了日后长期合作的出版社——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动感新时代》正式站稳脚跟,出版工作步入正轨,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挑战。
年12月26日,编辑部众人站在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透明地面上
彼时谁也无法预料,这本活跃了整整九年,出刊百余期,早已成为国内同类杂志泰山北斗的动漫资讯期刊只剩三年寿命。在年的圣诞同狼文中,甚至野心勃勃地出现了《NwTyp》杂志的初代编辑佐藤良悦。成为中国的《NwTyp》,这本是Akira将杂志新的英文名定为《AnimNwTyp》时心中的梦想。这一年,动新离梦想成真无比接近。
Eclosion绘制的10周年壁纸中,黄金七人组成为粉丝们永远的经典回忆
动新停刊以后,日语专业出身的翻译官Archr做了一段时间游戏主播,目前与朋友一同建立了名为PRACG的小站,从事小众漫画的汉化翻译。Eclosion作为职业画手,微博
Eclosion_单面煎依然非常活跃。赛尔修和AYA继续从事视频剪辑工作,在AYA的简历中,他动情地留下这样一段话:曾经工作了12年的地方,和同事,和Boss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老婆在一起的时间都要长,虽然杂志已经停刊,和同事之间的友谊,读者以及由读者转变成的朋友,都给了我最开心的12年,谢谢!
而卸下了12年梦想的Akira,却也终于有了时间,重拾多年的高达梦,潜心在家做起了模型。
追忆当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珍惜拥有的现在。
Akira在年制作完成的荧光漆涂装1/RX-78GP-03D石斛兰
贰
我的第一本《动感新势力》是年9月的第19期。那时候,偶然在电视中看到《圣斗士星矢冥王十二宫篇》的介绍,一曲松泽由美演唱的《地球仪》以及童年遥远而模糊的关于圣斗士的记忆燃起了我对日本动漫浓厚的兴趣。然而成长在三四线的小县城,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却是苦于无门。电视上播放的多是低龄动画或是重复播放了十几年的旧番(比如《数码宝贝》),虽然已经有了电脑,上网却还是一件奢侈和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搜索下载了。
幸运的是,基友带我找到了《动感新势力》。
小县城的报刊亭只有《读者》之类的大众杂志,搜遍全城也只有一家私人经营的书刊商店每月会有四五本动新出售。每个月买杂志的时候,需要额外跟老板娘交代一句,下个月的动新帮我留一本。到了每月上旬,又要在放学途中绕道去往书店,询问老板娘杂志到了没有。
还记得19期附属的音乐CD是《叶月》,为了动新的CD,我央求母上大人买了一台CD机。年秋天,在无数个午后,微凉的秋风中伴着《宛如清风》睡着;又在无数个夜晚,昏暗的台灯下随着《KERORO进行曲》激昂的的节奏奋笔疾书。惊艳于游戏的片尾曲《Iamthwind》,又对《勇气%》那熟悉的旋律欢欣不已。
《叶月》歌词本封面
虽然听不懂歌词,对歌手和演奏者也不了解,甚至对CD中涉及绝大多数动漫和游戏都尚未涉猎,但是《叶月》是我最熟悉的一张CD。收录的17首歌曲,每一首都深深地留在了记忆中,前奏一响起便能跟着一起哼唱。
动新对CD的音源品质有一种超越时代的坚持。相比同期不少同类杂志从网络上下载MP3音源的做法,动新从一开始便坚持从日本购买正版的CD,从原版音源直接翻录刻盘。这样的做法显然会增加杂志的成本,Akira也因此受到次世代传媒上层的微词。
而动新CD配套的歌词本,虽然属于杂志的附属品,但是在歌词的排版和翻译上面,却是处处做到一丝不苟,歌词本的质量甚至远超早期市场上那些专门用作碟片发售的CD。以Archr为主翻译们对歌词尽可能做到信达雅,而原版的日文歌词更是在每个汉字后面贴心地标注上对应的假名。当时有不少读者都是对照着歌词本和五十音图学会了日语歌。
网友装盒收藏的部分动新CD
动新自年4月的第3期就确定以VCD+CD的双光盘模式进行发售,后期顺应硬件的改变,逐步用容量更大、质量更高的DVD取代了VCD。而动新最引以为傲的便是视频光盘中那些由动新编辑们自己剪辑的动漫MTV(可能也是国内最早的MAD),那些视频的质量直追同期国际水平。
Akira对MTV的要求是:“要让读者们看完有想看原动画的冲动。”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考验剪辑师的ACG修为。既要跟随音乐节奏抓取符合情境的动画片段,又要在有限的时长内传达一部作品的画风、人设、受众、大概剧情等一系列要素,要做到这些,技术层面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需要剪辑师对作品本身的热爱。
动新的MTV甚至在细节上做到了对口型的地步,Akira对品质的要求早就领先于同时期国产动漫的制作,这些MTV即使拿到日本也是毫不丢脸的。
Akira于高达30周年纪念时剪辑的MTV,历代高达精彩画面融合在一起
时至今日,在哔哩哔哩等各大视频网站上,还能看到右上角带有“动心MTV”字样的视频,为网友们津津乐道。在版权意识薄弱的时代里,动心MTV甚至出现在电视台、公交车等主流媒体中,可以说是时代的标杆,将其视作MAD剪辑师的入门教材也毫不为过。
读者们对Akira的印象往往是那个偷偷往杂志里塞糟糕图的怪蜀黍,然而实际上Akira对杂志的自我审查极为严格。日本动漫中,一些PG12及以上的作品里往往充满裸体和血腥画面,真正放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上其实很难过关。动新对这些作品的MTV剪辑中,看似满屏的擦边球,但实际上这擦了12年的边也一直守着底线和原则。即使在一些快速切换,停留时间不足一秒的镜头里,要是不慎出现了真正糟糕的画面,也会被Akira要求剪了重塞别的画面。这种自审的尺度把握也反应了动新对细节的苛求。
很多人以为,年动新的突然停刊是因为动新杂志和光盘中暗藏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事实却并非如此。以行业领袖为目标的动新一直保持着严格的自律标准,也从来没有真的希望以这种低俗趣味来赢得市场。在纸媒时代,Akira恪守着一份ACG出版人二十多年的初心,回馈每一位读者最专业前沿的动漫资讯。
“献给喜欢动画的你”,动新如是承诺。
Vol.05封底第一次出现的这句话一直沿用了下去
叁
新媒体时代直至如今的自媒体时代,年轻的00后也许已经很难理解在纸媒时代的人们是如何了解资讯的了。现如今,想要了解最新的动漫资讯,通过B站视频或者白癜风患者工程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