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式的沧凉和孤独,世间仅此一件

张爱玲,生于年9月30日,卒于年9月8日(终年75岁),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原名张英。一生著作颇丰,生活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当时与大汉奸胡兰成的爱恨情仇更是改编为电影。张爱玲曾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长满了虱子,纵观张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苍凉孤独的旷世传奇。

01出身名门传奇迷幻

我们先回顾一下她的个人经历。张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的著名大臣,祖母是李鸿章之女。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是新式女性。张是标准的名门之后。

3岁时随父母生活在天津,并开始爬在母亲床上跟着母亲背诵唐诗。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与姑姑一起出洋。年(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开始写小说,第一部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还写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名为《快乐村》。年(7岁)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年(9岁)入小学,报名时母亲一时踌躇,帮她改名“张爱玲”。年(11岁)秋,入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住校,很少回家。时有习作(包括中文和英文)刊载于学校的校刊《凤藻》上,并不时有读书评论等文章见于校外的《国光》等报刊杂志。年(14岁)曾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写过小说《摩登红楼梦》。年(18岁)考取英国伦敦大学,因战事未能前往。年(19岁)秋,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不久,在《西风》月刊上发表她的处女作《天才梦》(散文)。年(22岁),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未能毕业,与终生好友炎樱同船返回上海。后报考上海圣约翰大学,却因“国文不及格”而未被录取。于是,开始为《泰吾士报》和《20世纪》等英文杂志撰稿。年(23岁),开始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天地》、《古今》等各种类型的刊物上大量发表小说和散文。-年,是张爱玲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年份。年,她在周瘦娟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后,一发而不可收,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她创作和发表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包括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年4月)等多部重要作品。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年9月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

02性格孤傲特立独行

张爱玲生性孤傲,一生特立独行。童年时代亲历封建旧家庭的衰败过程,青年时代又在香港体验到战争的恐怖,逐渐形成悲观的人生态度。张是个爱出风头的人,她曾说过“出名要趁早”,所以她可能喜欢那些长时间可以使她文史留名的主题。

又如张爱玲非常喜爱旗袍,她有各式各样的旗袍。织锦缎丝旗袍,传统且略显华贵;稀纺旗袍,轻盈而妩媚;镂金碎花旗袍,华丽而高雅;黑平缎高领无袖旗袍,凄美哀愁而不失神秘。她还亲自为自己设计衣服,在香港读书时,就把所得的奖学金,自选衣料设计服装,连弟弟张子静问她是不是香港最新样子,她笑道:“我还嫌这样子不够特别呢!她还独创了很多穿法,譬如说在旗袍外边罩件短袄,在旗袍外穿上清装大袄,引领了一时潮流。老照片中的张爱玲,双手叉腰,头颅高昂。眉眼和唇角都极力上扬,含着笑意。虽非十全十美的相貌,却是倾城之姿。她身形修长,线条流畅如画,从颈脖到腰身顺势而下,勾勒出一个薄而长的倩影。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独自离家在外求学生活的女子,而且在战时的香港,她的生活依然是充满色彩和期望的,比同时期的萧红、石评梅等风光多了,这可能也是她本人发自内心的热爱吧。

03倾城之恋爱非所爱

张爱玲一生共有三次婚姻,按照出场顺序分别是与胡兰成、桑弧、美国的赖雅,但是从感情投入来说,对胡兰成的感情倾注最多,也是备受世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duolan.com/zlpz/11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