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m.39.net/pf/a_4892457.html
区教委/供图
“乘着这歌声的翅膀,亲爱的随我前往,去到那恒河的岸边,最美丽的地方……”
在北京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暖场环节,一曲中德双语歌《乘着歌声的翅膀》在鸟巢上空回响。13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手拉着手,他们清澈的嗓音,空灵的歌声,击中了所有人的心。
首次学唱德语歌曲站上国际舞台
据了解,这些孩子来自位于海淀区的北京市盲人学校,平均年龄10岁左右,最小的孩子只有7岁。这不仅是他们初次登上国际舞台,也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德语。
据北京市盲人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年12月底开始,盲人学校的4名老师,就带着合唱团的13名学生自行进行声乐练习,“当时学校还没有拿到表演曲目,虽然训练占用了放学或周末休息的时间,孩子们却很开心。”
今年1月中旬,导演组给学校发来表演曲目,得知在开幕式暖场环节,要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和《乘着歌声的翅膀》这两首歌,孩子们都很开心,但是老师却喜忧参半。
这是因为,《乘着歌声的翅膀》要用中德双语表演。和健全人通过看乐谱学唱歌不同的是,因为存在视力障碍,孩子们背词、记旋律全靠一遍遍听,这对从未接触过德语的孩子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盲童唱歌从站姿微笑开始学
练习的过程极其辛苦,老师们在乐谱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注满了各种单词的德文、英文发音。“我们自己先学透,再录制成音频发送给家长,让孩子们跟着听、跟着练。”一位合唱团的老师表示。得益于听觉上的优势,孩子们仅用一周时间,就把德语歌词基本顺了下来。接下来就是跟着老师逐字逐句地细抠,很认真。
除了零基础学习德语,形体和表情也是孩子们需要攻克的困难。视力障碍的孩子在肢体表达上会略有欠缺,因为看不到,孩子们不知道挺拔的身姿是什么样子,老师们就站好让孩子们用手摸,通过触摸来真实感受。仅是站姿,每天都得专门训练一个小时左右。太累的时候,孩子们就相互依偎着眯一会儿。
同时,孩子们还需要练“笑”,也是因为他们跟普通人理解的微笑不一样。老师让孩子们用手摸老师嘴角上扬的弧度,并通过咬筷子的方式来练习微笑。训练过程中,老师们还会经常跟孩子们开玩笑,挠孩子痒痒,让他们自然的笑出来,同时鼓励他们:“现在你笑得特别美,要记住现在的笑容”。
用歌声展示美好世界
此外,孩子们还克服了表演场地大,反复走位带来的体力问题。孩子们年龄小、眼睛看不到,往常都需要互相搀扶走路,但“鸟巢”场地非常大,转场时间也短,经常上下场都需要由老师们拉着手跑。“一次我们一个孩子跑得全身都湿透了,也没喊累,只是笑着笑着就哭了。”一位老师透露。
“玉莲花在那儿等待,等她的小妹妹,紫罗兰微笑地耳语,仰望着明亮的星,玫瑰花悄悄地讲着她芬芳的心情……”3月4日晚,这些孩子们昂首挺胸、笑容可掬,用歌声向世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面。(记者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