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文化琐谈之二十一马克思笔下的爱情之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www.jishuyujiaoyu.com/xinwen/9071.html

有一种花,被马克思引用了。

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马克思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报刊是公众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报刊有权冒犯从事社会活动的人。必须记住,不带刺的玫瑰是没有的。”这是玫瑰的荣幸,玫瑰的傲娇!

月季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甚至更悠久。18世纪中叶,中国古老月季传入欧洲,与当地原产的蔷薇品种反复杂交、回交,才诞生了花香色艳、风姿绰约的现代月季品种。经过多年的传承、演变、交流和发展,月季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欧洲,月季代表圣洁、和平与爱情;在中国,月季更是生命长春和顽强奋斗的象征。

在古希腊神话中,玫瑰是爱与美的化身。爱神阿佛洛狄特为了寻找情人阿多尼斯,奔跑在玫瑰花丛中,玫瑰刺破了她的手、腿,鲜血滴在白玫瑰的花瓣上,从此白玫瑰变成红玫瑰。红玫瑰成为爱情的象征。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爱神阿佛洛狄特的情人阿多尼斯在狩猎时被野猪咬死。爱神悲痛欲绝,在她的泪水和他的血液中长出了美丽芳香的玫瑰花。

而在古罗马时期,每年2月14日人们要敬拜天后朱诺,朱诺是婚姻的保护神,这一天陷入爱河的男女皆用红玫瑰送给心上人表达爱意,后来玫瑰被冠之“爱情之花”的称号。情人节送玫瑰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不同颜色、不同数量的玫瑰分别赋予不同的爱情含义。红色代表爱情、高贵、优雅,白色代表圣洁、崇高,粉色代表初恋、感谢,黄色代表珍重、祝福。11朵代表一心一意,99朵代表天长地久。

“我为你种下,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事湮灭。”这首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歌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心中“永远的永远”。

除此而外,西方文化中,玫瑰还代表圣洁、仁爱的圣母玛利亚。教徒用来敬礼的祷文《圣母圣咏》又被称为《玫瑰经》。玫瑰经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为“玫瑰花冠”,比喻连串的祷文如玫瑰般馨香敬献给天主与圣母。圣母也被称为“玫瑰圣母”,西方一些画家作品,《玫瑰亭中的圣母玛利亚》、《玫瑰篱笆内的圣母玛利亚》,就是佐证。《圣经》中也多次提到玫瑰:“那里我像玫瑰一样开放”、“就像一天中早晨的玫瑰花一样”、“旷野和干旱之地必然欢喜,沙漠也必快乐,就像玫瑰开花,必开花繁盛”。等等。——这就是玫瑰的魅力,也是文化的魅力,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

近代以来,月季更是被赋予和平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人为了保护自己培育的月季新品种不受蹂躏,把它分送几个国家。年美国月季协会将这个品种命名“和平”,以表达当时世界人民期盼和平的愿望。巧合的是,命名这一天,苏军攻克柏林,法西斯灭亡。所以,和平月季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月季品种。

小小玫瑰花,既是爱情花,也是圣洁花,还是和平花!这正是:小小玫瑰花,惊动马克思!小小玫瑰花,产自大中华!(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花木文化专业委员会梁根华供稿、东部战区创作室主任吴国平摄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duolan.com/zlys/11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