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画忆三篇
文/武辉夏
山城,留下了我太多的艺术故事,以及太多的朋友往来。撷取其中一些记忆片段,与诸君共享。
(一)山城画杰一忆孙鸿
七八十年代,重庆画界有一个响当当的画家,那就是孙鸿。
当时,孙鸿名噪一时。
(武辉夏、孙鸿、张方进、高济民)
我是五十年代认识孙鸿的,当时正在十二中读五九级初中,家住新华路号。一天,父亲告诉我楼上搬来一个画家,你喜欢画画,可以上去看他怎么画画。
记得我第一次上楼见他时怯怯的,很不好意思,孙鸿却很爽朗的拉我进了他的画室,用他的笑声让我放松,叫我坐在他的画架旁看他画画,还不时给我糖吃。从此,我一放学就跑上楼去看孙鸿大哥画画玩。
孙鸿的画,因为喜欢用油画笔画水粉画,每一个笔触都呈方块形,无论人物,静物,风景都是无数大大小小方块笔触的交错,堆积和融汇;色彩艳丽,非常好看。让我一下子感受到一种奇妙的色彩世界,甚为惊奇!
(武辉夏、高济民、孙鸿、魏功钦)
要知道,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不论是衣着、家具、房屋,整个社会环境都是单一的、单纯的,甚至有些灰暗。孙鸿却在自己的画室中用画笔释放着他对美的渴望和追求,画出心中的灿烂。
而且,我又在他那儿读到许多中外名著和画册,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左拉、泰戈尔、欧.享利、列宾、苏里柯天、列维坦、希施金、雨果、福楼拜、莫泊桑、契柯夫、高尔基、马雅柯夫斯基这些大名一古脑儿进入我心灵深处。特别是前苏联作家康.巴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这本散文式的创作经验谈对我影响至远,如何培养观察力,提练素材,磨炼语言,如何想象,细节描写,逻辑性,灵感等等在美学的认识让我得到最初的触动。
我和孙鸿大哥因而成了忘年交。
(张方进、古月、孙鸿)
后来,一直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城画家群中,他已大有名气。还带了不少青年画家追随其后。
后来,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孙鸿大哥了,又听说他到美国去了,年回到重庆后,他找到了我和古月兄、张方进,我们相约了一大批老朋友,在七星岗通远门城墙上的茶楼上欢聚,甚为亲热。他虽然已快七十岁,仍然像以前的大哥一样,谈笑风生。
不想,天不假年,年突然去世了。
风,吹去了一个故事,也抹去了一些记忆,但在朋友们的心中还是记住了一个曾经风华正茂的山城画家孙鸿。
前几天,碰到重庆出版社陈晓文,他说孙鸿夫人刘承玉希望我写一段文字,遵嘱,写了此篇短文,以资纪念老友孙鸿大哥。
武辉夏.9
(朋友们)
(二)《群青美术社》
七八十年代,名噪山城的画家有孙鸿,还有一位林岱山。
那时的人们不论男女,穿的都是兰色衣服,这种兰,是阴丹士兰,很土,但绝对朴素,大街、小巷,整个城市,甚至全国都是一片土兰色。
到了七八十年代,我们有了收音机、录放机,满街的年轻人都炫耀似的提着录放机到处跑,音量开得很大,震耳欲聋,让整个城市喧嚣起来。
随之,我们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家们首当其冲,孙鸿特别喜欢用群青色和玫瑰红为主调配以各种颜色绘制广告画和人物画、风景画。这种华丽的紫罗兰色调一时成为时髦,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华丽光艳的美。
林岱山在美院附中毕业后,开了一家《群青美术社》维持生计,他取名《群青美术社》,有两层意思。1、也追求紫罗兰色调。2、比喻是一群青年画家的聚合。
他的家(同时也是《群青美术社》),在七星岗下面的基督教若瑟堂旁边一个小巷里面,岱山兄热情好客,落落大方,所以我们都喜欢到他那儿玩,谈文学,议绘画,讲人生,经常坐无虚席,成了山城最早意义的文艺沙龙。
记得当时,郭显中、熊吉炎、张方进、刘汉鼎、李达增、邓廷良、洪敏、周昌华、邱明文、欧治渝、肖立人、武辉夏等很多朋友都喜欢在《群青美术社》海阔天空。后来,林岱山夫人家落实政策,他便举家回到南京,群青美术社也便宣告结束。可是群青美术社的影响仍然余音未了,很多朋友至今难忘那个年代中点点滴滴,灰色、单调生活中紫罗兰色的浪漫情调。
(三)《画者熊吉炎》
七、八十年代的画家中,有一位特别勤奋的画家熊吉炎,画家们应该说都很勤奋,之所以加上特别两个字,那是肯定不一样的。熊吉炎画画,特别疯魔,吃饭、睡觉、走路、出差旅途中,甚至每一次呼吸似乎都在画画。
那时,四川美院教授杜泳樵老师经常和社会上的画家们交往,熊吉炎也深受其影响,所以他的画也很像杜老师的笔触画意,画更为接近真实生活的灰色调写生画。
(熊吉炎作品(一))
(熊吉炎作品(二))
熊吉炎的家在临江门一号桥河边,有一幢很大的楼房,是我们朋友当中最宽大的住房,让人欣羡不已。是他父亲《宝元通》的房子,落实政策后归还的。然而,他当时在化工站当仓库保管和提运工作,工资微薄,无力修缮。房子虽大,却百孔千疮,已成典型的危房,房间很多,能勉强住人的那一间房子,也用了很多层板报纸遮雨挡雨。
(熊吉炎作品(三))
熊吉炎在这种空洞宽敞的环境中生活画画,自得其乐。记得每次到他家里,屋里到处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废纸片,都是他画的风景画。日积月累,作品多不胜数。
(熊吉炎作品(四))
我同吉炎兄交往,更多的是谈文学,诗歌和哲学,结为至交好友。他的绘画在当时巳初见端倪,得到画界广泛称誉,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位非常杰出的画家。可惜天不假年,年,64岁时病逝,让人扼腕叹息。
(熊吉炎作品(五))
(熊吉炎作品(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