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成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核心论断之一。

对此,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有着强烈的共鸣。他说:“对创新这两个字,新和成有着深刻的理解、感悟和实践经历,新和成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创业史,更是一部创新史。创新是新和成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第一个国家级新产品乙氧甲叉到打破国际垄断的聚苯硫醚(PPS)、蛋氨酸,一项项新技术的突破,一个个新产品的开发,都推动着企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受益于技术创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技术创新!”

12月24日,由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氮掺杂炭负载型加氢催化剂创制及应用”项目被授予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特等奖,这也是当年全行业唯一一个技术发明特等奖。

凭着创新,新和成也确立了自己的行业地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曾评价,目前我国成长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等一批世界强的特大型石化企业,成长起烟台万华、浙江新和成等一批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单项冠军企业,这是中国实现石化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坚实基础和强力支撑。

图为新和成位于浙江新昌的总部

创新基因:与生俱来深入骨髓

追溯新和成的成长史,其创新基因可以说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完全不具备办厂条件的学校也开始酝酿校办企业。年,胡柏藩师范毕业,来到农村一所中学教化学。当时校长找到他,希望他办个企业改善教学条件。没有厂房,没有工人,没有产品,没有技术,没有经验,仅有的几万元钱是借的;他们租用厂房,从最简单的回收废酒精开始创业的征程。

从废酒精回收中挖商机,当年实现赢盈利10万元。在跑市场中胡柏藩处处用心,一次去药厂收购废酒精时,他见了大世面。当时药厂一位车间主任告诉他,药厂的一些产品每吨能卖10万元、50万元,甚至万元,相比之下,酒精厂年赚10万元实在太微不足道了。这让胡柏藩下定决心: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大产品、好产品。

经过反复调研,有一种叫作诺氟沙星的抗生素类药市场巨大,但生产该产品的原料乙氧甲叉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胡柏藩瞄准诺氟沙星中间体乙氧甲叉,和同事反复试验,年成功开发乙氧甲叉,并以高性价比一举替代进口,成功进入原料药生产领域和国际市场。这是新和成第一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从乙氧甲叉破题,胡柏藩带领新和成迈上自主创新轨道——成功突破维生素E两个重要中间体主环和异植物醇研发技术难关,并实现产业化;成功开发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H等新产品。

创新引擎轰鸣,新和成向高技术产业昂首挺进。年,新和成第一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维生素E中间体主环研发成功,结束了我国维生素E所需主要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年,开始生产抗生素类药品,新和成产业从原料药延伸到成品药;年,成功研制维生素E的另一个中间体——异植物醇并投产,实现了我国维生素E从基础原料到工业化一条龙生产的梦想年,维生素A产品研发成功;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年产能力达0吨;2年,成功研发生物素;4年,β-紫罗兰酮国家火炬计划通过验收;5年,成功研制虾青素;6年,柠檬醛(维生素A的重要原材料)率先研发成功,同年辅酶Q10研发成功,新和成进入发酵领域……

为什么选择这些产品?胡柏藩解释说:“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道路,选择附加值高、技术门槛高、前景广阔的产品,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成长。”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一体化、系列化、协同化发展思路,如今,新和成从单一生产医药中间体,到已经构建起营养品、香精香料、新材料、原料药中间体四大板块,主导产品VE、VA、VD3、覆盆子酮、虾青素、芳樟醇的产销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培育了30多个世界单项冠军。拥有15个国家级新产品、多个省级新产品,成功实施了15个国家“火炬”计划,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引导项目1项、国家“”项目3项,取得授权专利项。“脂溶性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的绿色合成新工艺及产业化”项目、“重要营养素超微化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分别在年、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d-生物素绿色合成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年度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年,“一种连续化稳定维生素A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荣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金奖,这是新和成首次问鼎中国专利金奖。

因为创新,新和成年利润逐年稳健快速增长。4年,新和成股份公司成为国内中小企业板第一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4年营业收入11.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5亿元;年营业收入76.20亿元,归母净利润21.68亿元。15年间,净利润增长近30倍。在中国精细化工百强榜上,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多年稳居第二位,是中国精细化工产业龙头企业。

图为4年新和成股份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蛋氨酸:再造一个新和成

分析新和成的产品路线及盈利水平可见,每一个新产品的问世都让企业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乙氧甲叉产品开发成功后,新和成年利润达到万元;维生素E上游原料主环开发成功后,企业年产值突破0万元;异植物醇问世后,年产值达1亿元;再到后来,维生素系列化并相继规模化生产后,公司年利润超过了10亿元。

锁定大容量高效益产品是新和成的典型特征。在其“十三五”规划里明确,要继续寻找市场容量在10亿元、20亿元、50亿元甚至亿元的产品。蛋氨酸就是这样的大品种。

蛋氨酸学名甲硫氨酸,是动物体内必需的24种氨基酸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不能自身生成,必须由外部获得,故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健康、食品和饲料行业中,尤其是饲料行业,其摄入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蛋氨酸生产具有技术门槛高、投资额度大、产品销路集中度高(90%以上用作饲料添加剂)等特点。全球蛋氨酸生产主要集中在赢创、安迪苏、诺伟司及住友等几大传统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手中。我国虽然很早就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duolan.com/zlys/7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