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展会
西安元素农高会上大放异彩
西安展团的猕猴桃口味清甜,颇受欢迎。
本组稿件文/庞乐图/记者王旭东
阎良甜瓜、鄠邑葡萄、临潼石榴、周至猕猴桃……这些西安元素齐齐亮相本届农高会。昨日,在农高会C馆西安展团内,我市各区县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吸引了不少参会者的目光。
走进西安展团,迎面就看到一个由多个小石榴组成的巨型“石榴”,吸引了不少参会者拍照留念。据了解,这个巨型“石榴”是由多个大小统一、果径相同的石榴组成,全部产自临潼,是此次农高会上西安展团的标志性展品。
鱼菜共生为绿色蔬菜“自证清白”
记者在高陵区的展位前看到,现场摆放了一个鱼缸,鱼缸一侧还有一块小菜地与其相连,种植着紫罗兰生菜、奶油生菜等蔬菜,鱼与蔬菜相映成趣,格外引人注目。
“鱼的排泄物供菜生长,菜叶子反过来还可以喂鱼。”据陕西鱼菜共生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车胜利介绍,该项目是将水耕栽培和水产养殖融合在一起,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不仅可以种植蔬菜还可以养花,美化视觉环境。鱼缸和菜地的连接处装有循环消化池,可以把鱼粪过滤后供养蔬菜。水耕栽培,可以避免土壤重金属,还可以通过鱼的存在“自证清白”,因为有鱼在,任何农药都不能用。
这与传统的阳台菜园类似,却创新配备了鱼缸,在家可以实现养鱼种菜一举两得。此外,记者在展位前,还看到了几条被装在圆柱形充气袋子里的鱼,可以像手提包一样被提起来,方便携带。车胜利告诉记者,这叫“鱼袋”,通过注氧,鱼可以在袋中存活36小时,让鱼在送上餐桌前最大程度保鲜。
蜂巢系统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在西安展团水务局展位前,展示着“蜂巢约束系统”和“二次供水系统”,为参会者展示水务新发展。“蜂巢约束系统”模型是一片形似蜂巢的带状区域横亘“河道”,记者了解到,“蜂巢约束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生态护岸形式,采用蜂巢约束系统构建的生态边坡,稳定性较强耐冲刷,同时又能把森林植物、陆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自然河塘生态景观。
“这是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加固技术,这种技术运用高分子材料,经超声波焊接成蜂巢式三维网状物,在其格室内填充泥土、沙石后种植植物,可防止土壤流失,起到建设‘海绵城市’的作用。”西安兴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纯赞说。
而“二次供水系统”是指城市高层建筑物对水压要求超过城市供水压力标准,通过建设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但二次供水设备建设与运行不当,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为了保障供水安全,我市二次供水设施交由市自来水公司统一管护,服务更加规范,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技术人员立即前去解决。
智能灌溉为农作物加油打“气”
“这台设备通过连接手机APP可以对植物根部所需元素进行检测分析,实现植物根部水、肥、气的精准补给。”一台连接着灌溉管道的设备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冯培存介绍,这是交大学生自主研发的“智能精量水肥气灌溉设备”。
据介绍,经过不断地改进完善,今年这台设备最大的亮点便是增加了灌溉加气功能。在灌溉过程中,通过在管路中增加气体,增加植物根系的含氧量,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进而促进植物生长和产量的提升。
“今年的另一个亮点是,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的APP对植物生长进行监控,如果植物的肥液、PH值超过应有的范围,就会触发报警机制,从而我们可以根据提示对后期的水肥补给进行调整。”冯培存说,该设备已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示范应用。
会场播报
植物生长柜,自动控制“光温水气肥”让植物健康生长。
打造区域品牌健全质量标准
涉农品牌标准成果信息发布会召开
昨日,第24届杨凌农高会涉农品牌标准成果信息发布会召开。会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年我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结果及评价整体情况进行了简明分析,并通报了参加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的39个农业区域品牌价值及部分区域潜在品牌价值。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通报了年正式发布的24项陕西省涉农地方标准信息。
据悉,陕西省在发展蔬菜、甘薯、番茄等农业产业中,依然存在栽培管理技术落后,肥料、农药使用不规范、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地方特色不显著、栽培技术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难以开展等问题。
年是省质监局确定的标准化战略推进年,为提高蔬菜、甘薯、番茄生产规范化高效化管理,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控,保障设施蔬菜的质量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标准化的不断发展,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陕西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年)》,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良好农业规范,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质量效益提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农高会首设脱贫攻坚馆
本报讯第24届杨凌农高会设立脱贫攻坚馆,围绕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展示农业科技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新成效,这也是杨凌农高会首次设立脱贫攻坚馆。
脱贫攻坚展馆分为科技扶贫、产业扶贫两大板块。作为本届农高会主办方之一,中科院组织了20多家单位80余人、50余项成果参展。中科院展团以“科技支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重点展示宣传中科院坚持科技扶贫,通过科技项目引入、科技团队的跟踪帮扶、地方人才培训培养等方式,以及取得的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特别是总结出的多种扶贫模式和经验。该展馆旨在发挥农高会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农业科技示范辐射效应,为各地产业扶贫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为广大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便利通道,带动贫困地区农民持续增收。
同日,媒体助农扶贫项目推介暨小康之路助农扶贫网上线仪式在杨凌举行,启动上线“小康之路助农扶贫网”,将发挥媒企合作优势,开展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真心帮扶贫困农户,向贫困地区提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介助农惠农好项目好产品,推动产业扶贫见实效,切切实实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致富。
知识产权精准扶贫产品展示
昨日上午,全国首个知识产权精准扶贫产品展示交易会在杨凌农高会上正式启动,来自省内的22个知识产权扶贫相关产品在展会上亮相。
本次展会,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共同举办,中国杨凌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与杨凌示范区知识产权局、杨凌众创田园共同举办。会上,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向知识产权精准扶贫试点户颁发了证书。
据悉,今年以来,省知识产权局根据自身工作特点,结合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创新模式,发挥中国杨凌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优势,联系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把特色产品与知识产权元素有机结合,探索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知识产权扶贫“陕西模式”。
全国有机认证产品亮相
11月5日,年中国杨凌农高会全国有机认证产品展暨有机产品与产业发展·脱贫致富成果分享交流会在杨凌拉开序幕。
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有机认证产品生产企业家参展,展示了产自全国各地有机认证农产品种。展会以“传播有机理念、共享品质生活”为主题,以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为重点,集中展示了各地通过标准化生产、有机产品认证,在产品质量提升和供给侧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
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代表有机产品生产单位发布了年中国·杨凌“同筑一个梦共享有机新生活”宣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还与陕西千阳县人民政府签订大力扶持有机产业发展协议。
展会论坛
鱼菜共生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
畜牧要素互通促进多方共赢
中加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第十次圆桌会议举行
昨日下午,中国-加拿大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第十次圆桌会议在杨凌召开,中国-加拿大畜牧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将推进两国畜牧业互联互帮、优势互补,促进多方共赢。
近年来,加拿大有关方面与我国杨凌及其他地区在畜牧良繁、牧草种植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为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将继续大力推动科技人才引智方面的国际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深化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与加方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共同分享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成果。
会上,中加13家知名畜牧养殖企业发起成立了中国-加拿大畜牧产业发展联盟,旨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拓展交流渠道、搭建合作平台,推进畜牧产业要素互通、资源共享,实现两国畜牧业互联互帮、优势互补,促进多方共赢。
据悉,中国-加拿大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圆桌会议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在以“中加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圆桌会议”为模式样板的两国间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在高层次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起了重要平台。
品牌兴农商标富农
地理标志商标助推脱贫攻坚高峰论坛举办
昨日下午,由国家工商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陕西省工商局共同承办的第24届农高会地理标志商标助推脱贫攻坚高峰论坛在杨凌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地理标志商标建设,助推我省脱贫攻坚工作”。
多名来自省内外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师生代表、全省各市级工商部门和企业界的代表们齐聚杨凌,共商地理标志商标助推脱贫攻坚大计。
据悉,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特别是地理标志商标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全省农产品商标已达4.5万件,地理标志商标89件,全国排名第12位。陕西农产品商标品牌积极“走出去”,“延安小米”“铜川大樱桃”登上世界地理标志大会的展台,“洛川苹果”“泾渭茯茶”重走丝绸之路、一路留香,“紫阳富硒茶”入选全国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论坛上,陕西省工商局发布陕西农产品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报告。报告从农产品商标品牌发展态势与现状、陕西省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发展指数评价和陕西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商标品牌发展指数等三个方面勾勒出陕西农产品商标品牌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加快陕西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发展,进而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实现陕西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商品化经营。
论坛上,与会者就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管理、运用与保护,商标品牌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互联网+品牌农业发展,农产品商标如何体现差异化发展特色等方面交流经验。
论坛还举办了陕西省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展,以图文并茂展示和现场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对我省部分有代表性的地理标志商标持有人产品及经营情况进行简介,精选20件地理标志产品,让参会者了解到“品牌兴农、商标富农”的实际案例,呈现地理标志商标对农产品提档升级,助推农村精准扶贫的作用。
现场展示
“石榴树”展区靓丽夺目。
20多项“宝物”走上鉴宝台
“鉴宝农高会”作为农高会一项“最具活力”的现场活动,每届都吸引了观众的眼球。11月5日至7日,第24届“鉴宝农高会”活动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与全国各地客商、农民朋友见面。
本届“鉴宝农高会”分为脱贫攻坚、创新创业、实用技术和农特产品四个专场,通过前期的全媒体征集、走进西安鉴宝等形式,面向全国各地共筛选出华圣果苗、泾河茯茶、新集葡萄、华秦饲料、农康机械、石头河特色三宝、斜上村猕猴桃、杨凌千年秦秀等20多项“致富宝贝”登上“鉴宝台”与广大农民朋友见面,这些“农科宝贝”均具有很强的市场和推广价值。
据了解,“鉴宝农高会”活动历经11年磨炼,成为全国各地农民群众和涉农企业的“聚宝盆”,在丰富杨凌农高会展会内容的同时,为科技与市场、企业与农户、专家与产品搭建了有效的沟通桥梁,多项实用技术成果和农特产品相继走上鉴宝台,成了市场的“香饽饽”。
今年鉴宝农高会活动首次设计了脱贫攻坚、创新创业、实用技术、农特产品四个专场,通过现场推介、网络推广、媒体展播、新媒体宣传等线上线下互动的全媒体推介模式,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帮助农民朋友发现和筛选实用技术,致富项目及特色产业。
架农用无人机飞进展会
无人机展区引人注目。
本届农高会上,高科技设施农业再次成为焦点。今年的农用无人机展吸引了参展无人机的知名企业18家,参会人数达人。本次参展最新型无人机和配套无人机相关产品共计78种,其中代表国际最新型无人机30余种,架展出。
本届农用无人机展共设平方米的飞行演示区和0平方米的静态展示区,有30多个最新机型的多架无人机在这里集中亮相,是国内机型最全的一次展会,同时也是目前国际国内最专业、最高水平的农用无人机专题展。
即日起至9日,上午9时到下午5时,无人机将不间断地在飞行区域模拟喷洒农药和农业飞行演示。喷洒农药无人机、施肥无人机、播种无人机、农业测绘无人机、农作物生长监测无人机等多个机种将参加示范飞行作业演示,全面展示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多种典型应用。
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余景兵介绍,目前国内无人机展大多都是静态展示(不作飞行示范),而本届农高会农用无人机展设立了有平方米的飞行作业展示区,开启了国内展会无人机动态飞行演示的先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