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成都市ldquo十四五rd

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成都市

“十四五”规划

和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

日前,《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全文)发布。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月7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纲要。

全文共分为12篇,其中第二篇强化极核引领和主干带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三篇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第四篇深化经济地理重塑、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第五篇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动能引擎,第六篇持续深化经济组织方式转变、构筑产业竞争比较优势,第七篇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蓬勃动力,部分章节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密切相关。

文章较长!

请耐心阅读噢~

第二篇

强化极核引领和主干带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全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开创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全新实践,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壮大成都都市圈、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和全省发展“主干”功能,以“干支联动”引领五大经济区域协同发展、拓展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推动成渝相向发展、齐心唱好“双城记”,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第一章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加快锦城公园、锦江公园建设和一环路改造提升工程为示范引领,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整体形态、发展方式、营城路径等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实现“人城境业”的高度和谐统一,塑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探索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

第一节推动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

把创新作为城市战略转型的关键核心,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布局建设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打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一体化路径,推进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主动聚焦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新经济为牵引推动创新深度链接,强化创新应用转化功能,驱动新产品研发扩延、成链筑势,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高水平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一带一路”开放创新和全面创新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与公园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动力结构,让创新成为公园城市的动力源泉,打造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策源新高地。

第三节推动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EOD),全面塑造绿道蓝网、天清气朗的城市形态,构建大尺度生态廊道和网络化绿道脉络,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经济地理分布。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产生活绿色化转型,构建自然有序、绿色高效的发展体系,让绿色成为公园城市的普遍形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四节推动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

坚持内外联动、循环畅通,以国际化思维、全球化视野探索谋划内陆城市高水平开放新路径,加快拓展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立体化战略通道、高能级开放平台和全球供应链体系,提高国际高端资源要素流量、壮大市场规模、释放消费需求潜能。强化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的开放制度创新,坚决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让开放成为公园城市发展的独特性格,打造面向全国、链接全球的资源配置中心,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第二章

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聚焦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和全省发展“主干”功能,主动下好“先手棋”,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为方向,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打造有机融合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快形成全省发展“主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都市圈。到年,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3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左右。

第二节打造错位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着眼服务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外向型经济发展高地,发挥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引领作用,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一体化运营。依托陆港枢纽和中欧班列,构建贯通亚欧大陆的物流配送和供应链,共建共用铁路港保税区发展对外贸易,突出成都创新、德阳制造比较优势,发展适铁、适欧出口型加工制造业,打造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共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围绕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和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挥四川天府新区引领作用,加强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产业协作,持续拓展金融、商贸、科教、医疗、文化等领域合作。沿天府大道南延线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协同眉山东部片区,共建成眉高新技术协作产业园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先行示范区,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作共进的局面。

共建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立足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相向发展,打造成渝发展主轴新兴增长极,共享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势能,强化成都东部新区与资阳联动发展,支持资阳建设成都东部新区协同区。以共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一区两片”为纽带,依托成都空港新城、简州、天府奥体公园、未来医学城、未来科技城、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及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资阳临空经济区、资阳高新区等载体,深化轨道交通、医药健康等领域产业协作,打造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协同区。

推动建设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发展带。大力推进成都东进,以航空经济为核心,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东移,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协作,探索在区域内共同创建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引领德眉资3市发展战略相向互动,形成更大空间尺度的协同发展态势,在龙泉山东侧共同打造都市圈增量人口和产业主要承载地。

第三章

“干支联动”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深入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围绕区域经济“一轴两翼三带”布局,充分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协同引领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着力共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利益共同体,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第一节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围绕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发展,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人才流动、政策协调等方面取得突破,共同打造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和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最具竞争优势的现代化城市群。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与绵阳科技城联动为牵引,协同德阳、眉山、乐山,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革新—经济转型”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链条,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平台组建联盟,协同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核技术应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第二节协同川南经济区发展

聚焦共建共用西部陆海新通道,依托成都高能级枢纽平台,发挥川南经济区南向开放区位和港口优势,协同推进以成都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共同打造南向开放门户。持续深化与泸州、宜宾港口以及西南(自贡)无水港的合作,共建完善“多港一体、整体联动”的多式联运体系,增强以泸州、宜宾、内江、自贡为重要节点的供应链体系集成能力。围绕节能环保装备、智能终端等领域,积极探索多形式产业协同模式,共建跨区域产业集群。联动宜宾、内江推进页岩气滚动开发,携手打造中国“气大庆”。

第四章

推动成渝相向发展

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一盘棋思维,以加强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为导向,齐心协力、相向而行,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大力提升成都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整体协同性,有力支撑成渝地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第一节联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聚焦合力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提高服务辐射能力,共同争取国家层面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协同开展金融合作项目,营建金融业发展良好生态。围绕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支撑带动能力,共同培育若干以成渝为中心,在成渝地区乃至全国全球配置资源要素、组织生产销售的产业生态圈;共同建设高水平汽车研发制造基地,联手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共同培育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建设绿色食品等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积极参与川渝合作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围绕合力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提升数智化水平,共同探索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共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推动两地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相互开放,合力构建全国领先的“5G+工业互联网生态”,共建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第三篇

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

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积极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坚持对外开放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对畅通国民经济内循环和链接全球经济外循环的引领支撑作用,着力增强国际资源要素集聚与辐射能力、规则制度集成创新能力、信息资源汇聚运用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筑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第一章

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突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以建强泛欧泛亚空港陆港“双枢纽”为依托,以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为重点,加快形成“欧盟—成渝—日韩”“成渝—东盟”开放通道体系和“四向多廊”全球物流网络,构筑面向“一带一路”供应链核心节点和资源配置中心,做强门户的运筹、控制功能和枢纽的集疏、辐射功能,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第三节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

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对接和引领全球高标准规则,持续深化改革探索,突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建设成为国家纵深开放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聚焦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补链强链扩链”,着力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围绕数字贸易、医药健康、航空经济等领域,争取更多国家事权下放,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自主权。积极参与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争取以成都东部新区为核心建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增强国家级平台开放引擎功能。做强天府新区开放主引擎,着力打造新增长极和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增强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主阵地功能,打造链接汇聚全球优质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国际化平台。强化临空临港经济区开放主枢纽功能,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争取成都东部新区设立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增强成都经开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提能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增强国际合作园区窗口示范功能。着力提升中德、中法、中意、中韩、新川等国际合作园区共建层次,打造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样板。推动中国—欧洲中心能级提升,持续优化对欧交往中心建设,打造中国与欧洲开展投资贸易和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加快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建设,增强国际资源要素链接能力。建立有利于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的专业化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提升产业承载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六节联动重点区域协同开放

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联动开放。深化与泸州港、宜宾港、万州港等港口合作,构建铁水联运体系。强化与武汉、长沙等中游城市在产业协同、园区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突出与上海、杭州、南京等长三角城市在高端服务等方面的协作,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持续建设成都东向沿江铁路大通道,加密至长三角地区航班班次,形成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便捷交通联系,拓展与东北亚、美洲经贸合作领域。

第三章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充分发挥投资“补短板、调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眼长远发展和未来需要,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投资政策的精准性,加快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第一节进一步优化调整投资结构

统筹当前与长远、传统与新型、补短板与锻长板关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支持建设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围绕“两新一重”重点领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及交通、水利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聚焦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核心功能,重点强化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功能性重大项目投资。聚焦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投资,强化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创新生态链等重点领域投资,加大先进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投资提速升级。聚焦“两区一城”等重点区域建设,以片区综合开发为重点,加快引进、开工一批高能级、牵引性、支撑性重大项目。

第二节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持续创新完善“项目清单+城市合伙人”机制,常态化公开发布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优质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两新一重”领域和公共卫生、仓储物流、应急储备等短板领域的建设。优化投资资金保障机制,推进多元化项目投融资模式,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加大融资力度,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创新,拓宽低成本融资渠道。积极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盘活优质存量资产。充分发挥政府专项债、政府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和动力。更高质量利用外资,依法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

第四篇

深化经济地理重塑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深化经济地理重塑,优化完善新型城镇体系,大力提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增强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加快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建设有序、城乡共兴共融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第一章

深化经济地理重塑

强化底线约束,坚持“中心引领、轴带串联、组团支撑”的空间发展理念,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主体功能分区,建立完善主体功能明确、区块错位协同、要素高效流动的差异化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与城市战略、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功能布局和制度体系。

第二节推动形成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

高起点建设“东进”区域。坚持“筑城兴业、品质聚人”,聚焦增强产业体系中的高端环节引领功能,加快现代产业和先进要素集聚,提升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围绕航空经济、智能制造、现代物流、未来医学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临空产业、汽车产业、陆港产业、健康产业四大集群。强化空港新城、简州、淮州、简阳城区等重要组团辐射带动作用,激活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发展带和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沿线区域发展潜力,推动形成拥江发展新格局,打造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形成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塑造蓝绿环绕、绿色智慧的未来之城。

高水平发展“南拓”区域。坚持“创新赋能、生态表达”,聚焦增强科技网络中的原始创新策源功能,充分发挥四川天府新区内陆开放门户和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突出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可持续发展样板打造,联动双流、新津、邛崃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围绕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公园城市先行区,加快构建以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为新经济发展动力源,以成都科学城、天府国际生物城为创新核心引擎,以数字经济带、开放经济带、总部经济带、绿色经济带为创新功能拓展区和创新技术转化区的“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全市综合性副中心,塑造疏密有致、智慧高效的创新之城。

高标准提升“西控”区域。坚持“提质增效、绿色成长”,聚焦增强生态系统中的涵养与价值实现功能,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引领,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和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强化生物经济创新动力中心引领功能,联动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等重点区域,建设具备高端绿色成长基因的生物经济示范带。

高质量改造“北改”区域。坚持“四向融通、立体链接”,聚焦增强开放格局中的核心枢纽支撑功能,以金青新大港区为龙头牵引,充分发挥国际铁路港、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作用,整体形成“一港多区”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围绕青白江欧洲产业城、龙泉驿汽车产业功能区、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等重点产业功能区,打造“1+8”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

高品质优化“中优”区域。坚持“业态迭代、利益平衡”,聚焦增强流量网络中的战略资源配置功能,以场景营造和片区开发为牵引,以优化城市形态、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高能级高品质生活城区。

第二章

推动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

坚持互利共生、开放协作、相互成就、整体成势,聚焦协同打造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区、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共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共享开放平台、密切合作制度体系,构筑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高能级共同体,打造成渝相向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高标准建设四川天府新区

深入践行“一点一园一极一地”发展战略,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为统揽,以高标准建设成都科学城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为支撑,加快打造公园城市典范和高质量发展样板。着力塑造公园城市场景体系、价值体系、话语体系,集中呈现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公园城市示范场景,加快打造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可持续的公园城市样板。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载体,突出集聚“国家队”、拓展“高校圈”、用好“超级算”、培育“独角兽”,做强科技强国西部力量支撑。以天府总部商务区为载体,建设面向世界的中央商务区,打造成都未来城市新中心。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加快构建以新经济突破发展为带动,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科技研发、文创产业、现代金融五大重点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通达功能,加快构建立体开放通道体系,推动开放型制度创新,强化消费牵引、聚合自贸试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政策优势,全面提升总部经济、会议会展聚集高端资源要素的能力,积极构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链接。

第二节高起点建设成都东部新区

聚焦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坚持“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理念,统筹推进片区综合开发,加快构建“双城一园、一轴一带”的空间格局。聚焦航空经济、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在龙泉山东侧培育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

第三节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

聚焦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驱动动力源、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全国一流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地、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区,加快构建“一核四区”空间功能布局,形成“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成都科学城重点围绕网络安全、空天技术、先进核能等领域,聚焦提升创新驱动和原始创新策源功能,着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高地、综合性科学中心主阵地、国家实验室和天府实验室承载地。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重点发展5G通信与人工智能、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大数据与网络安全、区块链等新经济新产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生命科学创新区重点突破发展生物技术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领域,建设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打造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未来科技城重点夯实智能制造、航空航天、6G、网络信息等产业发展基础,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重点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等前沿技术领域,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要素汇集区,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新硅谷。

第四节完善“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机制

加强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优化“一核四区”功能布局,做强“一核”创新策源功能,促进“四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协同打造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区。加强产业生态协同共建,推动“三网一智造”集成共享发展,协同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集群。

第三章

构建新型城镇空间结构

着力推动城市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发展,强化中心城区极核引领作用,加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国际铁路港大港区的重要支撑作用和郊区新城功能节点作用,分类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加快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组团式、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强化中心城区极核引领作用

统筹兼顾经济、生态、安全、健康等多元需求,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升级、风貌提升、场景营造和产业更新,合理控制规模,推动内涵式发展,实现中心城区“瘦身健体”。适当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等功能和设施,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向郊区新城延伸,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集聚创新要素,增强高端服务功能,引导生产环节向生产性服务环节转型,传统服务业向规模适度、经营规范、业态高端方向发展,植入有显著资源配置特性、创新创意特征的功能业态,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加强郊区新城功能节点作用

以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外溢和人口疏解为导向,按照控制规模、把握节奏、提升品质的发展路径,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承担国家中心城市特色功能,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对周边城镇和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统筹郊区新城产业发展,引导重大产业项目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郊区新城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成为成都未来发展战略新空间和重要的增长极。

第五章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加快实施一批战略性、引领性、功能性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完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市政、能源、水务等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水平,构建高效便捷、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强化现代能源供给保障

顺应能源发展趋势,持续改善能源供给质量,增强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快完善电力供应系统,积极推动东部新区变电站建设,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支持可再生能源电力接入,探索分布式能源、储能、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完善城乡燃气管网设施建设,推进燃气场站改造升级,全面推进天然气进村入户。提升燃气供应保障水平和网络调储能力,推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

第五篇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动能引擎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城市未来发展、企业成长需要、市民生命健康,聚焦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市民新需求,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着力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全产业链创新提升,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应用场,加快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

第一章

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

以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为重点,着力接续转换新旧动能,突出创新能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构建与城市能级跃升相匹配的动力系统。到年,力争建成1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增2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一节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聚焦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形成以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学和科研机构、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为核心的科技策源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空天技术、先进能源等前沿领域,打造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知名科研机构,联合中科院、国内外知名高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等研究型大学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深地科学研究中心等。发挥成都超算中心算力功能性设施赋能作用,支撑多元应用场景数据汇集与处理需求,打造全国重要的算力功能服务平台,争取纳入国家超算中心体系。依托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区域,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

第二节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要求,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争创国家实验室并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实验室空间布局,采用“核心+基地”模式,构建实验室网络体系,打造若干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科技创新基地。完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科研特区”制度。争取已获批国家实验室到成都设立研发机构,建好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

第三节培育壮大多元创新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重点向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联合攻关,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支持高等院校、科研事业单位增强科研能力,发挥高水平大学作用,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知名科研院所来蓉共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色学院。实施“天府实验室全球高端人才招引计划”“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等,加快聚集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型企业家,加强与科研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科技人才。

第二章

加快打造创新生态链

加快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构建创新主体高效协作、创新资源有序流动、创新政策激励相容、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新生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到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9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超过亿元。

第一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先进能源、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争取承担新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基地,积极争取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成都,打造学科交叉融合、内涵关联的原始创新集群。加快建设西南作物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生物治疗、牵引动力、通信抗干扰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创新提能,增强基础研究能力。争取承担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联合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增强开放创新能力。

第二节加快核心技术研发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型光刻技术、多模态网络与通信、生物与信息融合等领域,主动争取承担国家“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量子互联网、太赫兹通信、合成生物、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争取颠覆性技术实现突破。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重点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设计院)、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联合体,研究设立未来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提供产业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推动高校院所以市场为导向,聚焦产业功能区急需领域开展“订制研发”,构建逆向技术创新链条。

第三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打造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构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专业机构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体系,引导企业、投资机构等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新基地等,加强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

第四节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加强开放式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持大型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深度参与创新链协同协作,促进中小企业融入产业创新网络,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在产业功能区实施转化,构建从研究开发、中试熟化到工业化试生产的全链条服务平台,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工程化与产业化开发。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首用,推行政府重点工程、政府投资项目及国有投资项目采购使用创新产品。建立创新产品交易平台,按照包容审慎的原则构建创新产品(服务)推广应用新通道。

第五节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建立成都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数据等面向社会开放服务。打造成都双创品牌,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创交会”“校企双进”“菁蓉汇”等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大力弘扬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勇于创新的社会风尚。营造创新社会环境,推动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创新价值融入城市精神,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第六篇

持续深化经济组织方式转变

构筑产业竞争比较优势

围绕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以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建设为牵引,以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为支撑,以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发展数字化转型,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增强产业发展的控制力、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

第一章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显示度的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

坚持以产业生态圈深化经济组织方式创新,全面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提质增效,高起点规划建设科创空间,强化产业发展的根植性、关联性和延展性,加快形成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一节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圈

坚持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理念,强化产业生态圈协同关联产业、配置关联要素作用,系统整合提升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服务供给链,加快形成要素资源集约集成、产业配套合作紧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全球市场供应供销便捷的产业竞争优势。到年,基本建成14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圈。聚焦产业配套链,推动产业链主导型企业整合更广泛区域的上下游生产能力,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的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聚焦要素供应链,推动平台支撑型企业、供应链头部企业跨区域建设要素市场交易平台、共性技术攻关平台、共享生产服务平台,引导各类资源要素跨地域、行业、企业合理流动。聚焦产品价值链,支持头部企业跨境、跨区域开展多种形式资本运作,打造利益共同体,瞄准集成电路的高端芯片设计、航空装备大部件系统集成、汽车动力系统、原研药研制等高附加值环节形成新的产业增值模式,培育若干个“微型生态圈”。聚焦技术创新链,支持创新型企业、人才、中介机构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发布并动态更新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共享服务清单”,共建共用实验场景、应用场景、孵化育成平台、检测认证服务平台,抢抓未来战略产业发展主动权。聚焦服务供给链,以产业生态圈为单元整合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瞄准产业要素敏感性、产业人群个性化需求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推进产业生态圈联盟实体化、常态化运行,差异化、精准化制定行业监管、市场培育、模式创新、专业服务、要素配置等产业政策体系。

第二节建设高水平产业功能区

坚持集约节约、职住平衡,持续增强产业功能区发展动力、专业水平、集聚效应,构筑城市功能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管理创新提能的空间载体。到年,力争实现85%以上功能配套、85%以上的生活需求在产业功能区解决,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66个产业功能区品牌优势。聚焦产城融合、功能复合,推动一批城市级功能性平台、项目落户产业功能区,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消费场景、商业场景有机融合,打造一批集生产空间、商业街区、生活社区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社区,形成产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聚焦产业专精化发展,精准定位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细分领域,科学编制、动态优化“两图一表”,招引一批细分领域竞争优势强的头部企业、关键环节企业,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聚焦高效管理、专业服务,开展法定机构试点,因地制宜赋予土地开发、规划建设、项目促建等方面自主权,建立产业功能区优胜劣汰和产出水平论英雄的考核机制,完善“管委会+平台公司+专业机构”管理体制,提升战略资源整合和综合运营管理能力,打造产业功能区综合运营品牌体系。

产业功能区高水平建设

◆产业功能区建链强链补链行动:围绕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的差异性,选择与城市特点功能相适应的产业定位,尽快形成功能区在细分领域的比较优势。对照“两图一表”,聚焦细分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核心技术优势、产品市场份额和供销网络体系等方向进行招引。以头部企业为牵引集成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吸引零部件企业就地配套。

◆产业功能区功能提升行动:提升专业化生产配套,优化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智慧产业功能区建设,持续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加快推进专业楼宇培育建设。营造高品质生活场景,提升生活服务多层次保障能力,持续推进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系统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一批绿廊、绿道、小游园、微绿地等绿化空间。

◆产业功能区要素专业化配置行动:结合企业投资能力、建设时序等因素,综合运用点状供地、标准厂房等差别化供地方式。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每一个产业功能区组建至少一支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聚焦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加大政府基金投放力度,全面落实功能区各类市场主体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围绕专业管理人才、科技研发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需求偏好,精准制定落户购房、医疗服务、子女入学等保障政策。

◆产业功能区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行动: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构建包含科技创新、金融资本、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物流交通、能源资源、现代商务、公共管理等多领域、专业化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能力,组建市场化运营主体,建立产业功能区“一站式”产业服务中心,打造N个专业服务功能平台,形成“1个服务中心+N个服务功能平台”产业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产业功能区平台公司打造集“综合服务品牌+特色服务品牌+产业资源品牌”于一体的产业投资运营品牌体系。

第三节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生产配套、生活服务和政务服务体系,打造产业资源集聚平台与价值创造平台。重点培育一批高端要素汇集、产出效益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到年,全面建成万平方米以上高品质科创空间。提升科创空间规划设计能力,建设集科技研发、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科创空间,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配套。提升科创空间创新支撑能力,围绕主导产业、新兴应用场景,集中布局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硬核科技“二次开发”等孵化育成平台、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转化。提升科创空间品质吸引力,聚焦创新人群生活特质,加快建设高密度楼宇和低密度住宅,精准提供职住共存、功能混合的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机植入智慧、生态、艺术的生活服务形态。

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

◆高品质科创空间规划设计能力提升:优化用地布局,突出街区尺度、融合布局。提升产业功能,突出创新驱动、核心赋能。完善配套服务,突出精准定制、配套完善。强化立体开发,突出复合共享、互联互通。打造形态风貌,突出区域特质、错落有序。强化景观特色,突出增绿添彩、彰显人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绿色低碳、智慧高效。

◆高品质科创空间创新能力提升:着力培育聚焦主导产业的基础研发能力,聚焦科创新经济的孵化转化能力,聚焦创新生态链的精准招引能力、聚焦多维度协同的创新生态能力,聚焦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支撑能力,聚焦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运营能力。

◆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支持体系:完善推进科创空间片区开发建设、用地功能复合的政策。推动科创空间主导产业发展“给平台”、科创企业发展“给奖补”、科创企业服务创新“给机会”、科创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给保护”、科创企业审慎监管“给包容”。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财税政策支撑,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强化新型基础设施保障。支持国有企业建设运营科创空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等。

第二章

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增强“成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支撑“成都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加凸显,促进“成都服务”全球配置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推动“成都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动能。

第一节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服务融合为发展导向,以构建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的先进制造业新体系为战略路径,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着力锻造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服务国家战略的成都制造业核心优势。到年,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位居制造强市前列。聚焦巩固提升优势领域国际竞争力,重点围绕“芯屏端软智网”六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和航空装备、汽车、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能源环保五大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全力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增强战略性新兴领域的技术链掌控力和产业链拓展能力,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加快技术突破、业态创新,推动制造业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抢占前沿领域发展先机,培育发展北斗星链、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集群,构建一批未来产业增长新引擎。聚焦提升特色优势领域发展位势,在电子装备、高端材料、商用航天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发展。聚焦推进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互促互进,推动都市工业依托特色街巷、专业楼宇等新产业载体,加快向轻型化升级,引育一批总部型、创新型、技术型都市工业企业。

先进制造业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行动: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科学城、成都新经济活力区、成都芯谷、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智能应用产业功能区等产业功能区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芯屏端软智网”六大领域,推动中国电科成都产业基地、业泓成都超声波指纹辨识模组、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建设,强力引进电子信息领域头部企业,加强与轨道交通、智能网联等领域产业合作,打造世界集成电路重要基地、国际智能终端制造高地、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高地、世界软件产业重要研发基地和标杆城市。到年,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

◆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行动: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华西国际医谷、天府中药城等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创制及外包服务、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研制、小分子药创制、现代中药研制等领域,加快建设药明康德生命健康产业基地、京东方健康产业园、科伦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绿色现代中药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威高医疗装备产业园等,推进医药、医疗、医贸协同发展,打造国际三医融合高地、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国际医疗健康服务高地、国际医药供应链枢纽,建设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到年,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以天府国际航空经济区、成都未来科技城、双流航空经济区、简州、淮州、青羊总部经济区、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龙泉驿汽车产业功能区、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成都现代工业港、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航空装备、汽车、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能源环保五大领域,加快建设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星空年代“一带一路”高通量宽带卫星产业基地、内嵌式中低速磁浮交通产业基地、淮州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东方电气氢能产业园等项目,加快与国际国内有先发优势和技术实力的大型汽车及知名零部件集团开展合作,争取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重大专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装备、轨道交通领域产业达到世界级水平,能源环保领域初步形成光伏、氢能等高端技术装备集群。到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行动:以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成都新材料、青白江先进材料等产业功能区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4大特色材料+4大优势材料”领域,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绿色、智慧、循环的先进材料产业高地。到年,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行动:以成都川菜产业城、中德(蒲江)产业新城、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邛崃绿色食品产业功能区等产业功能区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川菜及调味品、名优酒、方便休闲食品、健康饮料四大领域,加快建设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洋酒生产全产业链基地、天味食品调味品产业园等项目,打造全球川菜中央厨房、特色方便休闲食品创制中心。到年,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第二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以赋能先进制造业、融通产业循环为目标牵引,以“优产业提能级、建平台聚流量、强枢纽促循环”为关键路径,加快培育“在成都、链欧亚、通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打造国家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全球服务资源配置战略枢纽。到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达到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0%。聚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总部经济为发展模式,以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流通服务和信息服务为核心引领,以商务服务、服务贸易、人力资源服务和节能环保服务为基础支撑,以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柔性化定制服务、共享型生产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新经济新业态为增长潜力的先进生产性服务经济体系。聚焦提升产业空间承载力,以“集聚成点、串点成轴、点轴互动”为导向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体系,塑造“一轴带动两港协同三级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打造城市核心级、片区服务级和园区配套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聚焦提升国际要素融通链接力,建设要素运筹中心,发挥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作用,拓展服务半径,形成立足成都、服务全川、联动成渝的区域供应链服务网络,搭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合作交流平台,构建辐射国内的供应链服务网络,集聚高能级全球生产性服务机构,构建链接泛欧泛亚的供应链服务网络。

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天府总部经济聚核成势行动:以天府总部商务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金牛总部经济区、青羊总部经济区和新都油气科创城等载体,着力引进高能级、复合型、综合型、功能型企业总部入驻,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企业等集群。

◆高能平台经济创新建设行动: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打造20个行业级和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向平台迁移,推进智能交互技术、行业平台、软硬件产品集成应用,打造20个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主要载体,建设20个具有地区影响力的EDA/IP、CRO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服务功能区创标杆示范行动: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创标杆”评价体系,评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强化考核激励,突出宣传推介。

◆成都服务标准化品牌化行动:鼓励参与制定、修订行业地方、国家标准,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重点推进个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更多行业标准、管理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大力开展5—8个“成都服务”品牌培育试点建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型品牌服务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名企、名园。

◆生产性服务新场景营造行动:以智能工厂、智慧化会展、智慧楼宇为重点,营造20个生产服务应用场景。鼓励企业推广应用3D打印技术、多点互动触摸、全息技术、裸眼3D技术、AR/VR虚拟、AI智能互动等新工艺新技术。开展特色典型应用场景试点示范,打造应用场景IP,建设“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遴选推广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项目。

◆数字“新基建”创新赋能行动:强化区块链技术、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AI算力云等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数字功能区、京东智慧未来社区、中德(蒲江)产业新城数字化园区、彭州石化5G智慧化工园区、成都集装箱5G智能场站与智慧陆港等智慧园区建设,打造一批智慧园区。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推动制造与服务实现高水平互动、协同、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企业、平台和示范区。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先进制造业以建设智能工厂、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制造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式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推动现代服务业由服务衍生制造向制造业拓展延伸。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发展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消费品工业服务化升级,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嵌入式合作。搭建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平台,建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协作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国际交流平台,支持大企业大集团牵头打造两业融合的共享平台,引领带动各专业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两业深度融合发展

◆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行动:在个性化定制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共享型生产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打造3—5个行业领军标杆企业。

◆重点行业融合发展行动:支持先进材料原材料企业向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培育3—5个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服装、家居规模化、个性化定制服务,培育3—5个行业领军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培育3—5个具有总承包能力的大型综合性装备企业。推动汽车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发展,加快汽车由传统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升级,完善研发设计等汽车制造和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全链条体系。

◆重点领域融合发展行动:在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远程诊疗等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以及可穿戴监测、运动、婴幼儿监护、适老化健康养老等智能设备领域,培育3—5个行业领军企业。

第三节培育壮大新经济和未来经济形态

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坚持以新经济新动能构筑城市发展新优势,重点发展新产业,创新营造新场景,深化培育新主体,加快建设新载体,协同构建新生态。到年,全市创新创业活跃,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到60万家以上。聚焦发展新产业,重点布局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形态,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五大重点产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打造工业无人机、数字文创、量子通信、区块链、氢能等成都新经济特色新赛道。聚焦营造新场景,围绕创新提能加大场景供给力度,完善“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城市机会清单”机制,持续开展“场景营城产品赋能”行动。聚焦培育新主体,打造新经济企业发展梯队,深化新经济头部企业落地计划,推动头部企业平台潜力释放与城市能级提升互动强化。聚焦建设新载体,推动成都新经济活力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等空间载体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创新策源地和活力区。聚焦构建新生态,创新高端要素供给,持续营建创交会、兴隆湖高端论坛等展示平台,开展企业走出去、创新加速营、企业交流圈等活动,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

前瞻布局未来经济形态。坚持全球眼光、战略思维,加快布局以共性技术、共享平台、要素变革、消费升级为牵引的未来经济形态,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到年,围绕生物经济、航空经济、陆港经济等优势领域,力争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未来经济形态。布局发展生物经济,推动生物技术从医药健康领域向工业、农业、材料、能源、环保等多领域拓展延伸,加速工艺系统及产品规模化应用和推广。布局发展航空经济,加快建设天府国际空港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依托国际航空货运,在临空经济区引育航空先导产业,在全域延伸布局关联产业、引致产业,构建“航空+”全域航空经济生态圈。布局发展陆港经济,促进适欧适亚、适铁适港产业融合互动,推动形成“依港布产、以贸促产、产贸两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路径。

第三章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发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打造网络强市、数字成都。

第一节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引领作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数字新业态新产业,构建“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和“芯屏端软智网”产业链,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深入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积极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卫星通讯、无线通讯等信息通信业。加快建设新型数字产业化平台,高水平建设IC设计产业园,建强智能化国际数据中心和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等功能平台,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研发及应用,超前布局发展4K/8K超高清视频产业。

第二节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坚持以科技为基础、以数据为要素、以价值为中心、以共建为导向,推动数字科技创新重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方式,创建国家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速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数字化变革,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工业大数据分中心,加快构建“5G+工业互联网”生态,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数字化变革,推进数字科技在工业设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广泛应用,发展电子商务、电子物流、在线旅游、数字金融、分享经济等产业新业态。积极推进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数字化变革,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推进“短视频+网红”等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加强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和数字农业产业功能区建设。

第三节全面提升数字安全水平

围绕做强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大力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增强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深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建设,统筹完善网络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加快创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积极培育工业信息安全制造业创新中心,大力支持网络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加快发展网络信息安全咨询、培训、测试、认证、审计、应急、运维等全方位的安全服务,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网络安全骨干企业。

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产业化项目:建设网易成都数字产业基地、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基地、中国数码港成都大数据产业园、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5G互联科创园、5G文创综合体、大唐5G云基地IDC、远洋大数据生态产业园、西南云计算智慧产业基地、腾讯云启创享中心、科成云计算总部基地暨数字经济产业中心、新都软件产业园、崇州大数据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园等项目。

◆产业数字化项目:建设数字经济信息产业园、基于工业互联网的“5G+”四川省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基于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的边缘设备接入系统、成都集装箱5G智能场站与智慧陆港、中德精工产业功能区数字化园区、西南数字电商科创中心等项目。

◆数字安全项目:建设中国电科(成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优炫西部总部暨信息安全研发中心等项目。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成都)项目:优化提升城市智慧治理中心、成都超算中心、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等一批城市数据中心支撑平台功能,规划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东部新区数据中心、全域成都医联等一批重大数据中心工程项目。

第四章

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围绕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引导高端优质资源要素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集中集聚和高效配置,增强总部经济集聚能力、运筹能力和辐射能力,加快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节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聚焦产业高端、智能、绿色转型方向,推动产业基础再造,构建高标准的产业基础体系,提升产业创新基础、生产基础、配套服务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产业创新基础高级化,聚焦网络安全、航空航天、先进材料、光电显示等具有比较优势和基础条件领域,编制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清单,增强产业创新基础源头性供给。着力推进产业生产能力高级化,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通用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关键基础材料和整机装备、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强度、长寿命和智能化核心技术零部件生产能力。着力推进产业配套服务高级化,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培育发展基础工艺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布局建设一批先进基础工艺共享制造平台,构建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支撑的制造业创新平台。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高端高质发展为导向,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强核心、补短板、提价值”,增强成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围绕产业链全景图强链、补链、延链,建立协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链长制。聚焦增强产业链核心能力,围绕产业优势领域,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和科技设施布局,培育1—2家主营收入超千亿、主导全球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吸引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关键节点和核心环节的企业在蓉布局,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聚焦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以成本控制和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建立产业链缺失环节补链清单,制定实施重点细分领域企业招培计划、“链主”企业供应商招商计划和短板产品临时储备计划,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应急响应机制。聚焦提升产业链增值能力,实施产业链更新再造计划,打造全产业链创新提升示范,培育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产业增值新途径,培育壮大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

第二节提高资源要素集成配置能力

促进人力资本高效配置。聚焦多元化人才引育,大力提升高知识高技能人口比例,打造与城市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协同体系,加快建设国际人才枢纽。到年,吸引新落户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技能人才超过50万人。强化新型人才引育,突出高端数字科技人才、新型技能人才、网红流量人才引进,加大基层数字经济应用型人才培育,实施“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构建“一圈一策”人才体系,探索实施产业生态圈专项人才定向培养,力争5年内遴选名左右高素质产业领军人才。围绕全产业链人才需求,适度放宽人才认定标准。加强中德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平台运营,推动产教融合培育,支持企业、职业院校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搭建“共享人才”平台,引导新职业人群灵活就业,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综合效益。

推动数据要素融通赋能。探索建立数字资产交易规则,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数据资源标准化和集成化,创新构建多层级数据要素登记确权体系,探索制定数据定价标准和规则。加快培育数据市场主体,支持引导电信、金融、交通、信用、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据密集型行业平台和企业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交易。创新数据交易模式和运营机制,推进区块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设立数字资产交易中心,探索开展数据审计、数据保险等新型业务。积极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搭建全市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引导市场主体利用数据要素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供需对接等。发挥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产业发展释放的乘数效应,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提升数据要素使用效率、交易效率、价值创造效率。

推进土地资源差异化配置。以市场化配置为导向,创新土地供给方式,优化产业用地供应保障。深化土地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索,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和点状供地模式,允许不同产业用地类型依法合理转换。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探索“创意空间”、楼宇产业和综合性产业用地供给,推动空间“立体开发”,搭建空中连廊强化建筑联动。支持采取回购、节余土地分割转让等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支持原土地使用权人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对自有存量土地实施自主或联合改造开发。

第四节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级

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全面增强总部经济集聚能力、运筹能力和辐射能力。到年,力争总部企业数量超过家,建成总量最大、能级最高、环境最优的中西部总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总部企业首位城市。聚焦提升总部经济集聚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总部深耕成都,推动重点产业领域高成长性的本土企业向总部企业发展,支持在蓉企业改制、升级为综合型总部或全国总部。聚焦提升总部经济运筹能力,搭建“总部+”区域协作平台,建强研发生产分工协作、产业配套协同、企业高效联络等功能,促进总部企业与区域企业的深度合作。聚焦提升总部经济辐射能力,支持在蓉跨国公司、国内集团总部和功能型总部,沿供应链网络通道节点城市拓展业务。大力实施总部企业“走出去”,打造总部集成服务的供应链平台。

总部经济发展

◆总部载体建设行动:以天府总部商务区为载体,建设面向世界的中央商务区。加快建设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青羊总部经济基地、天府总部基地、东部区域总部企业孵化基地、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等一批总部经济发展载体。

◆总部企业集聚行动:加快综合型总部聚集,建设川藏铁路总部、中粮集团西南区域总部、新希望全球控股总部等。加快功能型总部集聚,建设兴科蓉总部结算中心暨国际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传化智联西部运营总部、海天集团研发总部、捷贝通石油技术集团总部等。

◆总部企业招引行动:加快高能级总部招引,瞄准世界强、“一带一路”高能级总部企业,招引一批高能级跨国企业总部

第五章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幸福美好生活,以服务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聚焦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培育新动能,加快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到年,建成5G基站不少于8万座,新能源充电桩6万个,全面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四网融合、支撑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加快建设基础信息网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集成、集约建设,推动网络连接增速,增强国际通达能力。加快推进5G基站、千兆光纤网络、物联网规模覆盖。推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间带宽扩容,提升区域骨干通信能力。打造存算一体数据中心,优化布局边缘计算节点,争取在蓉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等重大项目。积极融入全国大数据枢纽节点和中心集群,增强数据中心服务能力,系统布局区域性、行业性、科学性数据中心。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提档升级,加快建设二级节点。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推进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第二节稳步建设智慧能源网

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推进面向智能电网的5G新技术规模化运用,加强10千伏及以下智能电网建设。完善新能源充电桩、加氢站等能源终端设施布局,加快构建清洁能源汽车充电、加氢、加气等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以及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按照15—25%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并按照%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加强居民小区、商业楼宇等重点区域停车场充电桩建设,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有序推进居民小区智能充电统建统管。

第四节超前部署科创产业网

加快布局公共设计平台、中试生产线、检验检测中心、轨道试验线和公共试验设施,加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建设,促进公共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发展。推动5G基础设施覆盖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应用场景赋能。在科创空间中塑造产业相关应用场景,为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开展集成应用示范和孵化企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落地创造条件。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信息网:建设国家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成都5G智慧城、“星河”卫星互联网一体化空间基础设施等项目。

◆智慧能源网:建设超大城市绿色低碳智慧能源体系示范、成都市氢能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绿色氢都、清洁能源消纳高载能绿色产业合作区、成都市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智慧充电网络等项目。

◆枢纽交通网:建设“西控”区域轨道交通旅游环线、公园城市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制式轨道交通“智造+服务”创新高地、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试点示范、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智慧交通大数据应用系统、城市级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应用示范系统、基于5G的无人机新型道路感知系统及应急保障系统等项目。

◆科创产业网:建设芯片银行战略基地、四川省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天府智能产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清水河无线创智产业社区、天府新区集成电路公共设计平台、智慧旅游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

第七篇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激发高质量发展蓬勃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深入推进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加快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

第二章

纵深推进“五项制度”改革

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难题,遵循“政府主导、政策供给、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逻辑,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构建系统完备、精准高效的政策体系。

第三节深化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实施开发建设强度差异化管控机制,建立容积率区域统筹机制。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土地优化配置方式,创新产业用地供应机制,全面推行新型产业用地(M0)、科研设计用地(A36)。健全农村产权资源要素交易、登记、服务等配套政策制度,加快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规范开展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提高存量建设用地配置效率。

第四节深化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

健全分层分级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激励机制,依据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差异化需求精准供给政策服务,推动初创型企业扩量提质、双向发力,构建“科创空间+专业化运营队伍+创新创业载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功能区及园区”梯级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推动快速发展型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开展“蓉易贷”“壮大贷”“政采贷”“科创贷”“科创投”等金融创新融资服务。探索领军型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大力引进六类强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拓展海外市场,积极招引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地区型总部、功能性总部。

第三章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调节机制,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一节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改革方向,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二三级企业市场化、国企总部去行政化、降成本增效益、对标一流企业管理提升等国企改革专项行动,增强城市战略支撑能力、社会民生保障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引领和基础保障作用,聚焦城市功能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地理重塑等领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大在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生活服务等领域及东进、南拓区域投资布局。建立健全国资国企赋能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产权结构融合化,以深化投资运营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国资管理方式市场化,以深化国资证券化改革促进融资方式多元化。深入实施“两降两提”专项行动,推动市属国企强化债务和成本管控,切实提高市场经营效率和效益。提高市属国企主营业务集中度,提升管理团队和核心业务人才专业化水平。推进市属国企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常态化、规范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进一步提升产业政策精准性、稳定性、有效性,坚持“竞争中性”原则,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培育更多本土世界知名企业、中国强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发展的社会氛围,加大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大力弘扬蓉商精神,创办川渝民营经济合作峰会,举办全球蓉商大会,鼓励蓉商回乡创业,让成都真正成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全方位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加强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吸引更多世界强企业、国际组织落户成都,打造新时代外商投资首选地和高能级全球资本聚集地。

第三节优化经济运行调节机制

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强化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促进财政、金融、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落地和协同发力,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健全经济运行调度机制,重视预期管理,强化政策预研储备。加强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研究,提升经济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逆周期调节应对举措,做好跨周期配套政策储备。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完善统计体系,强化统计监督职能。加强经济治理数据库等建设,提升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治理能力。

第四章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市场主体和市民获得感为重要评价标准,打造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利企便企新高地,加快建设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十四五”时期,争取实现在国际国内城市营商环境排名中稳步提升。

第一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

全面提升市场准入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进一步健全公平竞争政策体系,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清理招投标、政府采购、不合理管理措施等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逐步实现地方设定行政许可事项“零审批”。畅通市场主体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纽带作用,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

第三节优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升级“蓉易办”平台,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升融合“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键回应”,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优化线上线下“一个窗口”,推进全流程在线审批,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依申请类事项可网办率%、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事项网上可预约率%。完善“蓉易享”系统,优化政企沟通全时在线平台,科学精准出台惠企利企便企政策措施,惠企政策集中汇集、精准推送、网上申请、快速审批、及时兑现,普惠政策免审即享。以“天府市民云”、“蓉易办”平台等为载体,完善市民公共服务“互联网+”平台和场景,打造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第四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强化与国际先进营商规则衔接,推动贸易规则、监管模式和贸易工具创新。健全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行高水平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争取推进多元化税收担保方式改革,探索开展“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改革,进一步降低通关整体费用,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率达到%。探索建立精通国际营商规则的对外交流多语种人才储备库。大力培育引进涉外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

节选: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duolan.com/zlzz/9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