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m.39.net/pf/a_4626904.html不知大家是否见过这样一类人?他们非常喜欢动漫或游戏,只要有空就抱着手机电脑,沉浸于虚拟世界中,有时还会对着虚拟人物嘿嘿傻笑。一旦被人问起为什么还不找对象,就会激动地指着屏幕里的人物说:“这就是我的老公/老婆!”听到这个回答后,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疑惑:竟然喜欢那些在屏幕里出不来的小人?ta是不是脑子不太正常?大可不必急着去否定他们,看完本篇文章你就会知道,这其实是很正常的。TA是虚拟的,我的爱是真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二次元的相关概念。早期的动画、漫画等都是在纸面或屏幕上呈现的平面视觉作品,里面的角色也是二维图像形式。通过这些载体创造的虚拟世界即为“二次元”。而与之相对的三次元,指的是现实世界。图片来源:《鬼灭之刃》“纸片人”是随着二次元文化盛行而诞生的词汇,指只在文艺作品、游戏、动画等非现实媒介中出现的虚拟人物。“纸性恋”,网络流行词,是只喜爱纸片人,对三次元人类毫无兴趣的一类人。但这并非是不正常的,他们只是会对虚拟人物产生类似于恋爱的情感,这种情感并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除了家里的手办、周边可能会多一些,他们与其他人并无不同。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那个和初音未来结婚的男子的故事。“初音未来”是一位虚拟偶像歌姬,她身材娇小、声音可爱,踪迹遍布全球,每一场演出都有上万粉丝齐聚现场。年,一名叫近藤显彦的35岁男子宣布与“初音未来”结婚。虽然婚礼场面不大,但是各种流程、环节一个不差,并且还邀请了39名亲友一起见证这份“跨次元的幸福”。图片来源:网络近藤显彦是东京的一名上班族。他在职场中受到过女性的霸凌,对现实中的女性有了心理阴影,甚至想过放弃婚姻。就在这时,他浏览视频网站发现了初音,并渐渐爱上了她。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近藤的行为。消息传出后,他遭到了来自不同网络平台的质疑与谩骂,个别初音粉丝甚至扬言要杀了他。即便如此,近藤也从未想过要放弃这场婚姻。近藤的例子说明了纸性恋确实存在于现实。他们因为某些原因成为了纸性恋者,并且在以自己的方式勇敢地追寻幸福。为什么我们会喜爱纸片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自己标榜为纸性恋者。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的产生呢?其实,人类天生就拥有这样一种能力——即使知道某些事物是虚构的,仍会以一种非常真实的方式体验情感。比如,我们知道恐怖片都是假的,但是我们仍能感到真实的恐惧。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教授TamarGendler()认为,我们的意识系统有两个相互竞争的层次——信念和本能认知。信念(belief)是对事物客观上真实情况的意识反应,是理性且基于现实的。而本能认知(alief)是一种自动化,习惯性的类似信念的态度,有时可能与信念本身存在冲突,是感性且具有联想性的。例如令很多人望而生畏的高空玻璃栈道,你的信念告诉你这个栈道很牢固安全,可本能认知却让你觉得它很危险,从而想要退缩。图片来源:网络对二次元的感情也是一样,信念知道他们都是不存在于现实的,可是本能认知还是会使我们喜爱他们。本能认知使大脑能够暂时搁置我们的信念,使我们表现出看似与信念不一致的情感或行为——这就是纸片人对我们有真实吸引力的原因。人类大脑的意识系统决定了,我们会对虚拟的人事物产生真实感情。由此看来,爱上纸片人并非是什么难以理解的怪异行为。加利福尼亚门洛帕克的临床心理学家RobinRosenberg认为,“幻想”是让人爱上虚构角色的主要原因,而“幻想”,也是最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能力。人们能通过想象赋予一个角色丰富的性格特征,使之符合他们心中期待的“完美”。由于我们只能看到纸片人的虚拟人设,看不到其他诸如优缺点等的细化特点,所以对于其他的方面,我们就可以自由想象,把自己需要的特质投射到纸片人身上。对于一部分完美主义者来说,纸片人无疑也是最能满足他们幻想的恋爱对象。图片来源:《命运之夜06版》完美主义者因为过分的完美要求,更容易产生焦虑强迫症状。而在现实中很难找得到像和纸片人恋爱一样纯洁完美的关系--他们不会有背叛与猜忌,你随时可以看到他们的微笑,与他们进行互动。无论过去多久,他们永远都是你钟情的那个样子,不会老去。来自异次元的幸福感爱上纸片人,也许不符合很多人的恋爱理解。部分人会觉得,虚拟人物终究是虚幻的,他们无法回应感情,也不能带来幸福感与满足感。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心理学家RaymondMar()对86项fMRI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理解虚构作品中的脑区和与真人互动时的脑区有很大的重叠,说明虚构角色可以帮助人们体验到与真人互动的感觉。爱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因对某些事物的喜爱所产生的情愫。爱情有情感、愿望、欲望等。即使我们喜爱的是虚拟人物,也会对其产生情感,愿望与欲望,因此这也算是真正的爱情。对于喜欢纸片人的小伙伴们来说,爱的对象不一定需要是真人,爱情的发生不必是双向的。图片来源:《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只要能看到自己的纸片人老婆/老公,听到他们的声音,隔着屏幕与他们进行互动,也能体验到极大的快乐与满足。有研究表明,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获取情绪和心理上的帮助。因此一部分在现实中有着不幸遭遇、感到痛苦或寂寞的人,更容易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上文提到的近藤,就是受到现实中异性的压迫后才逐渐开始流离于网络。许多二次元爱好者都将其视作内心的净土。在与纸片人的互动中,并不需要像与真人交往时那样考虑诸多因素,也不存在无法预料的事情。人是最喜欢“安全感”的一种生物,恰好“纸片人”能给我们这种感觉。当我们疲于面对纷繁复杂的尘世时,不如回到二次元这片乐土歇息片刻,以获得内心的平静。认知心理学家JeremyBailenson表示,适度地在虚拟世界放松一下,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共情能力。但是,即使深爱着纸片人,也不要忘记去和身边的人正常且大方地交流,不管我们在二次元圈子中混得多深,现实中依旧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实体的存在,依旧要有自己的生活与理想。人并非沉浸于虚拟世界就可以生存下去。图片来源:网络现实世界中也存在着诸多美好,如果觉得自己沉浸在二次元里的时间过长,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不如做出些改变,将注意力适当地从屏幕上转移,试着去发现生活的美妙。必要时也可以去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作者团队:文字:排版:审校:审阅:往期推荐01
愿敬畏之力与你同在——敬畏情绪对负面经历的缓冲作用
02晕轮效应:好坏迷人眼,一眼看不清!
03混入精神病房中的正常人,是否会被识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