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分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树
时间:年1月5日20:00-21:30
地点:YY语音-了空居士国学讲坛(频道)-公益大讲堂
文字整理:明励
文字校对:明树
5.问:如果我们好心办了坏事,那么这是有功德还是没有功德?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好心办了坏事是有罪业的,但是这个罪业是很容易忏悔的,说哎呀,真的是不好意思!如果是有意去做坏事,那些大坏人他做到一定程度真的是罪大恶极啊,是连自己都没办法原谅自己的,你知不知道。
6.问:像布施,六度里边有一个布施波罗蜜,从这里可以了解到那布施可能对我们智慧的增长会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
了空居士:其实这句话可能人家想不通,就觉得布施为什么会增长智慧?你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智慧,佛家说的智慧只是指般若智慧,也就是以最清净的心面对一切。一个布施的人他心中那种贪念就比较少。其实吧,我们俗话说贪字和贫字很类似,很多人因为贪心然后就走错路了,最后就失败了。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心胸宽广,看事情就周到全面,周到全面就是有智慧了。
主持:那可能有些人看到这一章,哦,你即使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那好像也不如前边说的受持读诵这个福德多,那么我是不是就不用财物去做财布施了,那我就直接法布施?
了空居士:哦,明树,这个又是一个执着。其实就说我有钱我就一分钱都不要给别人,然后给大家讲几句《金刚经》,功德也很大,不是的!一个真正能够明了《金刚经》这个无住的境界的人,他们也会力所能及地去做好事的,肯法布施的人他也会力所能及地去财布施的。他是不矛盾的,他的思想领略到这个层面,他的言行也会相应地去落实,否则就是知行不合一了,其实就是解行不并进了。佛家有解行并进、行愿相应,王阳明先生就是知行合一嘛,其实是一个道理嘛。
主持:那很多人他会进行布施,都是因为觉得我这个布施有多少多少功德,毕竟很难一开始他就大彻大悟能够做到无相布施、无住布施。那么我们应不应该赞成他这样的一种方式去布施,就是说以贪着功德去布施。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其实吧,这就是迷信。不相信你去看别人布施多少,布施多少,结果就是诽谤正法。有些人说生病了,然后去布施多少钱啦,放多少生啦,结果那个病没有好,那怎么办呢?他们只能赖皮地说“因为你们没有真诚心”,就是胡乱地赖帐。如果你们问我布施好不好,我说好,布施吧,我们要合情合理,力所能及吧。布施是一种良好的人生观的行为落实嘛。那么有病去布施好不好?好,但是你们去布施就是改善你们的心态,对疾病的康复有没有帮助?也有。另外,你们也要积极地去看医生。布施已经是属于修心养性这个范畴,陶冶性情,不是对疾病的治疗有直接的作用,但是有间接的作用。我们生病还要去看医生,那么布施和看医生结合起来,那就会更加好啊,心态好了,药物也到位了,身体就自然会康复了。这么说,按照明树你来听,应该也觉得有道理吧?
主持:但是我还是有个疑惑,譬如说力所能及的,像比如师父说的这样子,心达到一定的清净的程度,那么我可以比较客观地发现,我是否力所能及。那么我反过来说我心里是有贪嗔痴的,或者说我比较小气的,那么我实际上有可能力所能及,但是我这一面我就还是觉得哎呀我舍不得嘛,我就还是觉得我力所不及。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事情都可以和周边做一个比较嘛。我们譬如说孝顺父母,兄弟两个人,那哥哥一个月给妈妈多少钱,我也要给她多少钱,那最少你就参照哥哥给多少钱,那哥哥他收入差不多有多少,我的收入差不多有多少啊,也可以参照一下嘛。
主持:哦,参照一下,看一下大致情况,以这个做一个标准,做一个我是否力所能及的这个(判断),然后用这样的方式,我们不断地用布施去破我们小气的心啊。
了空居士:对!对!
7.问:一些朋友也有一些功夫,也帮人家治病,但是他们就会离病人保持一段距离,怕病气被入侵。这种做法不太好,会减少他们的功德或者说功力吗?
了空居士:哦,不是。这些人是功夫比较低。因为用功夫给别人治病,我了空居士正正当当给别人治病已经整整27年,我从24岁开始就是职业地帮别人治病嘛,其实包括我的老婆都是我给丈母娘治病认识的,那些说保持距离等等给别人治病的人是功夫不高,方法也不好。当然我不是说我的功夫很高,我其实是得到我师父的真传,我的心态很好,方法正确。
主持:就这点上我又觉得呵,譬如医生在帮别人治病的时候,他保护自己,采取一些措施保护自己,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那么这应该不会是减少他们的功德吧?
了空居士:哦,不会,譬如传染病,当然功夫高深的人抵抗力好像会比较好,当然我们还是要以科学为参照,传染病等等还是要按照科学的规范去做。那至于这病气,我常常提醒大家病气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是一种阴性的能量而已,侵入我们的身体之后有时候会暂时引起某些地方不舒服,但是总体上来说那个不舒服的地方恰恰里面本来就是不怎么好的被激发起来,然后到一定程度病气也会自然排出去的,没问题的。
主持:我就想到,我以前看的一些故事。有一些医者父母心、菩萨心,他们在治疗一些瘟疫传染病的时候,他们有时候就是非常近距离地去帮助这些病人,甚至献出了他们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就想了解一下,他们这样不顾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菩萨的行为呢?还是说他们还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了空居士:不是,从科学的规范来说,做这些事情一定要做保护措施。那在做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不小心还是牺牲了,那这种确实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菩萨的境界。如果很鲁莽,什么保护措施都不搞,然后就去深入这个瘟疫区,那其实……哎,甚至叫做愚痴,是不是啊,明树。
主持:对,对,对,这其中的分寸我明白了。
8.问:如果一个人做很多坏事,对应地狱道的,那是不是在临终前忏悔一下就能往生净土了呢?
了空居士:哎呀,不要说做很多坏事,也不要说临终前忏悔,你*同修我记得你跟过两个厂长了,一个叫你画图,你画很久画不出来,后来你发现厂长早就将图画好交上去了;一个是叫你去仓库找东西,你怎么找都找不到,厂长一过去就拿回来了。你现在马上忏悔给我看啊,是不是啊。那么你说:“了空居士,我已经忏悔完毕”。那好了,从明天开始,你就能够做得一切都那么自如吗?真的忏悔是发自内心,而且落实到言行里边啊,*同修。临终忏悔,没那么容易吧。
主持:说到这种忏悔,其实也像灭火一样,如救头燃这种忏悔……
了空居士:对!有一些是懒洋洋的,有一些真的是如救头燃,那些做很多坏事临终能忏悔的人,那些人啊,因为当时可能是做坏事的时候他觉得不是在做坏事,然后有善知识开示,他很感动才“哎呀!是!是!是!后悔不应该这么做啊”,才会有这种悔过自新啊,一般人懒洋洋的骂死都没用。
9.问:师父刚才说的好心做了坏事是可以忏悔的,那么百丈(禅师)的不昧因果公案里,就是野狐禅公案是后世编的吗?
了空居士:这个我就不懂了。你们如果问我说了空居士你不是喜欢钻牛角尖吗,我告诉你,我们研究这些国学啊、传统文化,我是按照毛主席说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不是去考古,也更不是去复古,我不管野狐公案是真是假,我从野狐公案得到的启示就是——不懂,不能装懂。
主持:**师兄他说,要是无明的人都能明白圣贤的道理就好了,我感觉我们真幸运,通过网络跟师父学习,感恩师父。
了空居士:哦,太好了!**同修善根深厚啊!
11.问:把过去的事情都想明白,把现在遇到的事情都想明白,这两种情况只要保持清净的心态是可以办到的。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想明白就需要大智慧了,凡夫最难办的就是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怎么可以将将来发生的事情都想明白呢?
了空居士:天哪!一个成语,你不要把未来说得那么没办法把握,不是的,古圣先贤都懂得这样,我送你一个成语——顺藤摸瓜,是不是啊?肯定有一个连接的关系嘛,是不是啊?你明天要做什么,我告诉你,你明天肯定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你差不多会醒起来的,不可能不知道吧,是不是啊?你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肯定是闭上眼睛的,那肯定,不可能未来的事情你什么都不知道,很多事情是有明显的规律性的吧。后天太阳还是从东方升起,这肯定是有一个规律的吧,但是有一些意外,不要说得那么可怕。
主持:但是也有很多,特别是时间越长,可能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变化的因素很多,像不是有蝴蝶效应吗?可能一些很微小的变化,可能会造成发展成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有时候是很难预测的吧?
了空居士:我说内心话,我了空居士自己拍拍肚皮,我绝对不相信有蝴蝶效应。当然说蝴蝶效应这个人可能是错解了我们中国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坝很长很长,如果里面有一些蚂蚁穴,那蚂蚁穴如果是黑蚂蚁穴我觉得都可怕,如果是白蚂蚁那就更厉害了。因为我上次听到一个同修就是明*,明*同修是一位工程师,是研究这些水利发电,她跟我说一句话,我真的很震憾,如果不是她说,我真的没这么想,她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她就说师父,这是很真实的,假如是堤坝那里有一个小小的孔,然后这个水波荡漾,它荡进去又退出来,荡进去又退出来,它不但地冲刷,这个孔就会慢慢变大,慢慢变大,然后深层次的泥沙就会一层一层剥出来,然后它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然后真的有一天就会那个地方搞崩溃的。这个就有可能,但是这个蝴蝶效应我觉得真的是不可能的。
主持:那我理解师父的话,实际上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是可以做到从一叶知秋或者履霜坚冰至,就是说可以从现在一些微小的现象就可以……
了空居士:是,是,是,一叶知秋,我们可以从《吕氏春秋》“见瓶水之冰则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就是说看到家里一个水瓶的水结冰就可以知道天下很冷,你说放在电冰箱那不能说啊,古人没有电冰箱,那么这个时候鱼啊、鳖啊它就会潜到水的深处,据说冬天嘛水深了就会比较温暖,所以这时候去捕鱼就会比较难,真的是这样的。
主持:所以**师兄刚才说把过去的事情都想明白了,把现在的事情也都想明白了,那实际上也就是说以古鉴今,像这种过去的事情现在的事情真想明白了,那么这些事情都可以作为未来发生的事情一种借鉴(了空居士:借鉴,是可以的)。以前好像有听某个人说过,他说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新鲜事,意思是说很多事情的发展规律——都发生过。
了空居士:哦,这个也确实是的。
12.问:《百字碑》的“不迷性自住”,这个“性”应该不是自性吧?六祖说“何期自性,本不动摇”,六祖还说“自性若邪,起十八邪”真常应该指的自性。
了空居士:它这里说“不迷性自住”,严格来说吕祖这里说的这个“性”和佛家的自性是有点接近。我为什么不敢说一样呢?因为佛家的明心见性是要达到甚至要彻底的知见无见这个水平,这个道家很多时候它也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当然如果以《道德经》来看那就达到了佛家的水平。
13.问:今天下午看见有个老人被电动车碰撞倒在地上,当时我就感觉老人很危险,我就虔诚地为他念佛,后来我就看见他一会儿起来了,心里感觉轻松了。可是后来我总是联想到我家的老人要是出门也这样怎么办?师父,我这是有所住而生心吗?该如何克服呢?
了空居士:你这个有所住,其实有所住就是对某一些东西会很执着,严格来说你看到这个老人想到家里的老人,反而是无所住,有所住就是你看到这个老人就只是想这个老人而已,就没有太多的联想的。
主持:她如果一直担心着这个老人,其实这个老人他没事,那么她这算不算有所住呢?
了空居士:嗯,这就会变成有所住了。
主持:我觉得这个如果是无所住的话,担心家里的老人我就应该赶快回家去对老人讲出门应该怎么避免这个危险性。
了空居士:对!对!解决问题。
14.问:怎么样才算是无所住布施?
了空居士:哦,其实佛家有句话大家很清楚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不要带着某一些成见去做事情。
主持:我看那个《维摩诘经》有段话它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这边它说“一切能舍”,那么我们布施是不是要把一切都要舍去呢?
了空居士:哎呀,单独这句话我没有去备过课,我也不敢怎么说。这个你再读一遍吧。
主持:“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
了空居士:“一切能舍众生”,哦,我知道,一切能舍众生,这个要连在一起,就是说有这种布施心的人,行布施波罗蜜的人就能够往生他这个净土。能舍众生,或者说反过来就是贪嗔众生。
主持:哦,那我理解错了,我把“一切能舍”连在一起,实际上不是说我所有的一切东西都能舍弃。(了空居士:不是,不是。)哦,还是师父刚才讲的只要是那个尽力而为的,就说力所能及地舍弃就好。
了空居士:有些人特别小气嘛,甚至连父母他都不愿意给钱嘛。就是不能舍嘛。
15.问:今天有个要好的同事诉苦,她婆婆多次要把溺爱坏了的小姑子托付给她,这个小姑子40多岁没工作,不肯学习,脑子还不太清楚,平常交流经常不搭调,我这同事自己生活也不太容易,为此非常烦恼,因此和公公婆婆有了言语冲突。她对公婆还是不错的,但是就是心里非常不愿意接受这个不学无术的小姑子,请师父开解。
了空居士:哦,这个托付其实具体一点是指什么,是让她住在她家,让她给她吃给她住是不是啊?就是这个托付到底是指哪方面的,如果能说详细一点更好。
主持:她后面补充说以后要照顾她生活。
了空居士:照顾她生活,哦,说内心话呢,其实让我说吧,不知道这个同修她老公有多少兄弟姐妹,如果只是你这么一个兄长、一个嫂子,不用托付,也是你的职责啊。是不是啊?明树。我们能怎么样就怎么样,其实吧,最好也能够找一个对象。(主持:她说只有这一个妹妹)哦,那不用托付你也应该去做的啦,按良心说,是不是啊,明树。
主持:她这个小姑子她自己可能有一些……譬如说我假设她比较偷懒,她不愿意去干活。
了空居士:她照顾好生活,这个意思就好像她们还不用住在一起,那就比较好照顾了,每个月给点物质、给点钱照顾照顾吧。人生就是要有这种胸怀嘛。
主持:那这位同修她又有个疑问,就说她对公婆有责任,对她小姑子就没有照顾的义务。
了空居士:我们家里养的猫养的狗都不忍心将它丢掉啦,明树,将心比心,能将她照顾得怎样我们也叫做问心无愧,不然叫她去死吗?是不是啊?要不然你想办法将她嫁掉嘛,找个对象嘛,是不是啊,明树。(主持:这个不容易)当然最好就是说找个对象嫁出去。我不知道她头脑不清醒到什么程度,其实她只要能够生活自理,有时候我也看过一些比较笨的女人好像也能够嫁得出去的。我觉得还是可以认真找一个对象,能嫁的就嫁出去吧。
主持:但是我们从这个布施的角度来说,照顾她这个小姑子,实际上也是一种布施,所以作为兄弟姐妹来说,你把这个妹妹照顾好,也不图她的回报,这也是属于一种无相布施。
了空居士:对的,对的。其实让我来说,不用公婆托付啊,作为哥哥嫂嫂,你们不知道自己是独生还是要生两个,如果你们要生两个(孩子),我就问你你为什么要生两个,是不是啊,明树。所以也是互相照料嘛,人生嘛,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有能力帮助别人,你真的想通了也是一个很开心的事。
主持:这位同修她非常感谢师父的开示,她说她会去转告给她同事的。
了空居士:太好了!太好了!
16.问:我在回家的路上经常会看到讨饭的人,而且还经常是同一人,我曾经给过一些钱,但经常碰到,我也没有经常给,只是有些零钱会给一点,那么这样做对吗?
了空居士:这样做是对的。有些讨饭的人如果开口就要你5块,10块,块这些都有问题的,如果他只是跟你讨点零钱,这是正常的。
17.问:既然儒释道的圣贤说的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不精进其中一门,要弄那么多呢?光学名词就需要一定时间啊,佛教和基督教里面的一门精进的很多成就的。
了空居士:*同修啊,我告诉你啊,牛吃草也能够长得那么大的。你天天吃米饭不用吃菜也吃得大的。你说人家说营养不良你不要骗我。明树你们比我年轻一点可能不知道,我们小时候穷得要死,哪有那么多菜,有个稀饭喝就够了,我们不是长得好好的吗?*同修,你从明天开始就吃一种米饭,其他菜都不要吃,然后你也是长得好好的,肯定没事的。
18.问:佛祖久远成佛,却又在地球示现成佛,是自然而为呢,还是有所安排?
了空居士:佛家说随缘,随着各种因缘。如果佛祖说的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是真的,明树,我敢说我们过去生也在一起探讨这些国学,未来世也会一起探讨国学的,佛祖久远劫来也可能是跟我们有缘吧,所以他也会同样来这里。所以乘愿再来也好,随业受报也好,都是过去有这个因缘嘛,这么就拉着过来了。
19.问:如果遇到某人缺乏踏实做事或者缺少责任意识,成天抱怨,敏感多疑,与单位领导和家人都有意见,该怎么开导呢?
了空居士:就问他,你搞这些对你有什么好处,对周边有什么好处,是不是啊——目的与方法。你抱怨,你能够改变整个单位吗?你抱怨大家都讨厌你,你不走也得走,是不是?
主持:他其实如果用我们这个布施波罗蜜来说,可不可以怎样改进他这种做事方式,能够踏实做事或者是更有责任感?
了空居士:其实这些人一下子跟他谈布施谈不起的,这些人本来就以为自己在布施了,以为自己布施得很多了。反而就告诉他你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害处,你继续耗下去肯定是麻烦,反而就害怕了。不要跟他搞高调,反而跟他搞低调,压住他。
(明励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明树校对,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未完待续)
助印功德芳名:
清旭、明砥、明锋、清和、知己、明烜、朝文、赵腾辉、明伉、明性、明巍、清宏、明小溪、明陟、明谌、明鹄、明玥、阿渡、南昌同修、明礼、明诤、三位老同学、潮阳兰花、明浥、朱居士、明落、明能、清慧、明顗、明瞰、明亭、开心果、随遇而安、明措、明解、明湲、明回、惠明、明濬、清帆、清昕、明霨、明菂、冲冲而去、紫罗兰、一切安好、明嫃、万法俱足、明翔、明高、明沣、明蔚、白开水、罗智聪、明彻、明芸、明琋、明端、明暖、kxd、明铢、明日、明渰、明掀、明愚、明析、明整、明俪、明恂、沈卫中、明婧、明隽、明偶、明霖、慧强、明猎、归一。
同修们助印此书可以联系明双鱼(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