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却美好,一家花艺民宿的生活美学

如果有一种东西“无用却美好”,你是否会坚持将它作为你的生活理想?对于在深圳经营一家“花艺民宿”的Echo来说,民宿和花艺都是这种“无用却美好”的事物。美的东西并不需要成为生活的主角,却能够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开一家民宿,做一家花艺工作室,正是她对于生活之美的追求与表达方式。

Echo的“花艺民宿”

让生活与绿植为伍

Echo的民宿开在南山区的一栋高层公寓里。这里虽然是深圳市的市中心,但相较于慌乱的罗湖和喧嚣的福田,南山区的环境和它的名字一样,有点”悠然见南山”的安逸。这里没有密集的CBD,少了一些上班族的焦虑,多了一些难得的市井气。旁边是还未拆迁的城中村,包子铺有人排队买着热气腾腾的早点,一街相隔的地方,林立着参差不齐的高档小区,只有在看到旁边地铁站人潮像海浪一样向下吞没又再次涌起时,才会让人恍然想起属于深圳的都市气息来。

年,来自武汉的90后姑娘Echo做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决定。厌倦了这种生活的她决定辞掉朝九晚五的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开始经营起她一直以来都喜欢的花艺工作室。当时她先在南山区的另一个小区里找到了一套位于一楼的房子:房型很好,有一个欧式的大跃层,可以将客厅与餐厅分隔两边,房子还自带一个大花园和80平米的地下室。花园和跃层的大客厅可以作为她的工作室,多余出来的房间可以经营民宿出租给其他房客来分摊房租,虽然房租很贵,但是她没有太多挣扎就租下了这里,她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过的生活。

因为这里同时也是花艺工作室,花与植物当然是这里的主题。她用鲜花和植物装点了这套房子的所有房间,家具和软装,也是符合当代青年审美哲学的极简和清新的样式,落地窗一打开,就会迎进满园的植物,以及屋外的阳光;80平米的地下室被改造成冬暖夏凉的家庭电影院;除此之外,Echo还在小区里收养了几只流浪猫,他们也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加上她将自己的工作室也开在了民宿内,经常会举办一些与花艺相关的活动。

不错的审美,有趣的活动,再加上特别的花艺主题,Echo的“民宿+花艺工作室”的形式,很快得到了来自市场的良好反馈。她挂在网上的房源经常一房难求,有不少姑娘都慕名而来。流浪猫们在满是植物的花园里穿梭其中的可爱图片,常常被住客晒到网上,也让这里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因为生意不错,她很快租下了隔壁的房子,将工作室和民宿分开来经营,房客还可以免费参加工作室举办的活动。但是今年由于房东要收回其中一间房子,她只好将工作室搬到临近的另一个小区内,保留原有的房子作为民宿经营。

新的工作室同样延续了她之前将民宿与工作室相结合的理念,植物仍然是这里的主题。Echo崇尚极简主义,室内没有太多无用的装饰,每种植物摆放的位置都经过设计:巨大的散尾葵长得野,伸出一片叶子搭在桌前,轻盈地绕过正在工作的姑娘肩上,正好隔开大厅与玄关;琴叶榕舒展开叶子,被摆放在靠近窗口的位置,因为它更需要自然的散射光;好养活的绿萝虽然普通,但却因为小巧自然更适合成为置物架上的摆设。

每一种花仿佛因为被摆在它所应该有的位置,而散发出对的气质。在巨大的落地窗迎进的自然光下,整个工作室仿佛是一盆被吊在空中的巨大吊兰,为这座城市散发出清新的氧气,也成为了他们日常起居、生活与工作的一部分。

白色的木房门,白色的木地板,白色的置物架,浅色的布艺沙发,仿佛把空气也染成了白色的,透明玻璃隔开了世外的36度高温,房间里只有音响里的雷光夏正在轻轻吟唱。Jean——Echo的一名房客,端过来一杯手冲的肯亚AA。Jean是在深圳上班的台北姑娘,因为喜欢Echo民宿的格调,就干脆长住在这里,她想利用住在Echo家的这段时间里,能够向Echo学习更多关于花艺的知识。

在大家都在为了生活而匆匆奔忙的深圳,这样短暂而放松的下午时光显得弥足珍贵。

“无用却美好”

就是这里的Lifestyle

我造访民宿的这个周六下午,Echo正忙着准备星期天下午的花艺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教大家如何用花艺进行一次餐桌布置。Echo计划教大家用不同的花编制花环、花插来进行餐前布置,并在布置好的环境下进行一次下午茶聚会,让参与者能够享受花艺为生活带来的美好。这也正是Echo对于花艺这一行的理解:花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无用,但却能让生活更美好。

在离Echo家不远的地方是深圳最大的花艺市场,我与Echo一同去花艺市场采购明天活动上要用到的花材。在路上,Echo和我说起小时候的故事。她来自湖北十堰,从小和奶奶一起住在乡下。深山里人烟稀少,没有玩伴,只有白墙黑瓦的房子依山傍水而建。从小陪伴她的只有房前屋后丛生的植物:前院的月季和蔷薇,后院种了一大片夜来香,春天能看到嫩绿的新芽,夏天是繁茂的绿叶,冬天则是雪中的残枝和傲梅。童年中四季分明的深山,就这样定格在她的记忆中,成了塑造她性格的重要原因,也让她与植物花草产生了情感上的链接。

来到深圳之后,虽然条件有限,她还是在家中种满花草,努力营造出自己喜欢的生活氛围。在一次偶然的际遇下她接触了花艺,继而放弃了工作,成为了一名职业花艺师,然后开民宿、开工作室、到巴黎学习更专业的花艺课程……看似水到渠成,实则一直受到花艺的影响。

一直到今天,Echo说自己无法忍受没有植物的环境,“就算没有花园,只要你想要养花,再小的空间都能种满花草,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Echo说。故事说完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手里已经都捧着沉甸甸的花材:海洋之歌,浅紫色的桔梗,浅紫色的紫罗兰,白掌,刺芹,常春藤……“你没来的时候,都是我和助理两个人搬。”Echo笑道。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付出,大概也是她的Lifestyle吧。

隔日下午,活动的参与者们陆续来到了工作室。报名的都是姑娘们,有的已经是多次参加活动的老客人,也有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其中大多数都是深圳的年轻上班族,空气几乎可以挤出粉红色的水来。昨天在花市上采购的“海洋之歌”开得正好,白掌和刺芹也长得恰到好处,将不同的花材缠绕在常春藤上,不需要花费太久的时间,就能做成一个漂亮的花环。

花艺仿佛是姑娘们天生就具备的技能,不一会儿时间,做好的花环被吊在屋顶上,收拾一新的餐桌上,被摆上了干净的桌布与下午茶,宾主相谈尽欢。原本互相并不认识的陌生人,很快地就通过活动彼此熟识,而这也是Echo办活动的初衷。在她看来,繁华的都市就像是一个荒漠,都市里的人越发成为孤独的存在,而花艺就是一种途径,让热爱花草的人能够与同类相遇。

Echo的民宿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花间云宿”,她在门外摆着一个小小的招牌,上面用拼出了几个英文单词“ECHO’SLIFESTYLE”。Echo的梦想是能够在未来拥有一栋三层的小洋房,一楼做花艺,二楼和三楼可以经营民宿,只可惜现在在深圳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在我看来,Echo所经营的花艺民宿和工作室,就是想要表达和追寻的生活态度:无用,却美好。

海峡旅游×Echo

对话

李文君(Echo)

空间花植设计师,软装设计师,法国CFA认证花艺师,师从法国花艺大师JY、Karl及日本草月流大师三宅智,花间云宿主理人。

海峡旅游:为什么你会喜欢植物和花园?

Echo:2岁的那年,我被父母送到山里的外婆家,童年的我没有玩伴,只有与花草和小动物作伴。每一片从地上露出的草芽,每一株不起眼的杂草,在我眼里都珍贵无比。6岁被父母接回,狭小的镇子,幸而我们有一个楼顶天台。母亲在天台开辟了一个小花园,种了容易打理的仙人掌、芦荟、兰花和紫茉莉。第一次见到长满刺的仙人掌居然开出黄色大花朵在心里欢喜了好久,也常常摘下紫茉莉的花涂了指甲。

再后来长大离家,来到深圳,开工作室之前,小小的阳台就承载了我的花园梦,路边捡来的一支牵牛花藤不经意间就爬满了阳台,柠檬树和百香果也偶尔结出慰劳的果实。花园,一直在我的生命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用而美好。

海峡旅游:将民宿和花艺结合在一起,并在民宿中做花艺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Echo:在我看来,繁华的都市其实是一个荒漠,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存在,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方式相聚、相爱。花艺是一种途径,让热爱花草的人在接触花艺、释放真我的同时,也能够和同类相聚。我特别喜欢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沙龙,画家、作家、使人们常常聚在一起,通过思想的碰撞带来灵感。

海峡旅游:你理想中的民宿是什么样的?

Echo:未来我想要开一个真正的民宿,除了花艺以外,体验和服务的升级也很重要。租一栋房子,把一楼做成花房,二楼和三楼做成民宿。让花园、花艺与民宿真正结合在一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撰文/黄达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图文来自《海峡旅游》杂志11月刊

(微店可下单购买,戳“阅读原文”)

填问卷,送限量定制明信片,先到先得!

《海峡旅游》杂志将在年进行改版,在原有的杂志内容基础做一些调整,在继续深挖本土文化的同时,也会注重旅行生活消费方式,做更多的在地活动尝试。在改版之际,希望可以通过问卷,了解杂志读者群体的兴趣面向,以便我们对今后的内容做更好的改进。

(识别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duolan.com/zlsg/1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